-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生活教中传承生态文化
文化生活教学中传承生态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继承优秀的生态文化,并对它们加以时代的转化和创新,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重要内容,可以为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支持。在高中《文化生活》第四课中,教材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及其传承。教师在进行这些内容教学,保持学科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同时,可以结合相关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生态文化教育。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中领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态智慧,增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还可以使他们在各种文化形式中体悟生态审美意蕴,培养其热爱生态环境的深厚情感,在实践中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传统习俗继承中弘扬生态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习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由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习俗。在千姿百态的民族习俗中,有的习俗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谊、爱恋等关系,如教材第40页介绍的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和藏族藏历新年等;有的则表达了对祖先和亲人的思念、祝福,如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这些习俗无论是在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稳定方面,还是在传承民族文化、书写社会发展历史等方面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还有许多习俗深刻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依恋、顺应和崇敬,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感激、景仰和敬畏之情,如自然崇拜、生产禁忌等。虽然这些习俗发端于远古时期,历经了千万年时空岁月的洗礼,但在今天的许多地方人们依然对之进行继承和演绎。例如,每逢重大的节日,人们都要隆重举行崇拜自然的祭祀仪式,摆上茶、酒、肉、水果等食物,祈求上天的关照,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在自然崇拜基础上,有的地方还形成了各种禁忌,如燕子来家筑巢,忌驱赶和打扰,禁止砍伐坟头树、风水树等。尽管这些习俗带有原始宗教的色彩,但它犹如人内心深处的道德律令,调节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教育人们要对自然怀有感恩之心和敬畏之情,善待自然界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要轻易伤害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上述这些习俗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态意蕴,它们是我国古代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与今天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善待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思想一样。因此,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可以对这些生态习俗进行适当地挖掘、拓展和演绎,教育学生感恩自然、善待自然和敬畏自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 传统建筑中弘扬生态文化 建筑是一门凝固的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建筑不仅在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等人文智慧方面享誉世界,而且在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等生态智慧方面令人敬佩。《文化生活》教材中有“苏州园林一角”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两幅插图,用以说明我国古代非凡的科技成就,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教师在教学时则可以从中挖掘隐藏其中的生态审美价值,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蕴。 其中,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意旨。古人在设计该建筑中,因地制宜,采用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繁华的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在喧嚣的社会中开辟出悠然恬静的一隅。它充分展示了人与自然万物相互关照、共生共荣的生态世界,筑造了人类“诗意地栖居”的人间仙境。它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具典范性的生态艺术,最能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精神和东方生存智慧的艺术。 与独具匠心、精雕细刻的苏州园林相比,都江堰水利工程则显得恢弘粗放、气势磅礴,彰显人类改天换地的意志和决心。众所周知,古代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耕社会,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非常严重的国家。也正因为这样,远古时期就有“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的传说;在农业文明时代,又有魏国邺县县令西门豹治理漳水,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韩国水工郑国开凿郑国渠,东汉王景治理黄河等佳话。其中,李斌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尤为难能可贵。它根据当地特殊的地形条件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发挥分水、导水、壅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既可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洪涝灾害,把时常深受水旱灾害的川西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都江堰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古代农耕社会中一项令人叹为观止的“生态工程”,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中国蓝莓市场销售策略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docx VIP
- 速食id8乐事包的正确打开姿势含进阶篇.pdf VIP
- macbookpro使用使用指南.doc VIP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最新部编人教版)后附详尽解析及答案.pdf VIP
- 《南方CASS使用教程》教材.pptx VIP
- Mathematica教程(中科大教案).pdf VIP
- 2025年海峡杯数学竞赛真题三年级 2025-6-1 83955 1.pdf VIP
- 2018-2024年海峡杯数学竞赛真题及答案(三年级).pdf VIP
- 2025年海峡杯数学竞赛真题五年级 2025-6-1 83955 4.pdf VIP
- 最新[1942电影观后感500字]1942电影观后感350字左右范文赏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