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民授辨治慢性荨麻疹经验总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爱民授辨治慢性荨麻疹经验总结

刘爱民教授辨治慢性荨麻疹经验总结   【摘 要】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难治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临床分型及经典案例等方面对刘爱民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进行介绍。 中国论文网 /6/viewhtm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辨证论治;刘爱民;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4-0046-02   慢性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疹块,属于中医“瘾疹”范畴,是一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多用抗组胺及激素等药物,虽可暂时控制症状,但远期疗效不佳,而中医治疗则具有明显优势。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第七版仅列出了风寒束表、风热犯表、胃肠湿热、血虚风燥四种证型[1],与临床所见不一致。   吾师刘爱民教授从事中医皮肤科临床及教学科研三十余载,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其辨证灵活而精细,遣方用药亦颇具特色,临床疗效满意。笔者有幸从师,特将刘老师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审证求因,剖析病机   本病病因复杂,病机变化多端。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瘙瘾疹候》阐明了本病的发病原因:“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临床中慢性荨麻疹的病程较长,病机往往是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表里合病,阴阳失调。吾师刘爱民教授结合临证数十年经验,审证求因,执简驭繁,善抓疾病主要矛盾,认为慢性荨麻疹的病机特点主要是以气、血、阳气虚弱为本,风湿热邪为标,即本虚标实[2]。宗于《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其病因总不离“风邪”,而本病之所以反复发作,风邪之所以缠绵难去,关键在于有“湿”、“虚”的存在[2]。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重浊、黏滞,风与湿合,则风邪难去;虚则正不胜邪,风邪稽留。多数情况下,“湿”与“虚”往往同时致病, 导致临床表现十分复杂。   2 把握转归,以竟全功   慢性荨麻疹不仅病机复杂,而且变化多端,其证候在治疗伊始到治疗结束均呈现阶段性演变[2],刘爱民教授善于把握疾病证候演变,将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考虑,重视辨证分期治疗。通常初诊患者以二种证候多见:其一,肺卫不固兼有湿热证,经治疗一段时间后,随着病情的减轻, 舌质由红转为淡红或淡白, 提示邪有出路。其二,风湿热蕴肤证,通过治疗,风湿热邪祛除,达到痊愈;或风湿热少去,但又出现肺卫不固证。证候多变,难以一一详述,然总由“虚实夹杂”逐渐转为纯虚, 或“先实后虚”。故证型的不断变化要求医者辨证精细,适时调整治法方药,效不更方和效必更方运用得当,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3 把握全局,医患合作   慢性荨麻疹患者大多数病程较长,或已接受过西药治疗而对本病信心不足,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来就诊。基于患者这种心态,刘爱民教授接诊时不是孤立地只针对病情,还同时考虑患者的心理感受,立足整体,用心沟通、耐心倾听,凭借高尚的医德, 扎实的中医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最后设计出个体化的中医治疗方案,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而患者也会主动配合,坚持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主要采用中西药配合的方法治疗,既辨证用药整体调节,又用西药快速控制风团,之后逐渐减少西药用量至停, 中药持续服用, 并根据证候演变灵活用药,在已经取得疗效的基础上不断鼓励患者,直至疾病痊愈。   4 辨证论治,配伍精准   4.1 风湿热蕴肤证 证候特点:风团反复发作,瘙痒,色红,遇热增多,青壮年多见,头身困重,口苦,尿黄,舌质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滑。兼肺卫不固者,上述症状基础上见面色少华,乏力,易感冒,脉弱或虚。兼卫阳不足者,上述症状基础上见风团遇冷好发或加重,易感冒,常鼻流清涕,面色少华,乏力,脉沉弱或弱。治法:疏风除湿,清热止痒。基本方:浮萍、防风、蝉蜕、黄芩、茵陈、栀子、厚朴、益母草、白鲜皮、地肤子、通草等。案例:周某,男,32岁,2014年4月6日初诊。主诉:全身出风团,痒3年余,加重4月。病史:3年前无明显诱因全身散在小风团,瘙痒,未予治疗。4月前吃鱼后皮损加重,全身出大片风团,瘙痒难耐,曾在多家医院中西药治疗,西药可控,停药则发。现风团每日出,痒,纳眠可,二便调,舌稍红,苔淡黄腻,脉左弱右沉。诊断为慢性荨麻疹,证属风湿热蕴肤兼肺卫不固。治以疏风除湿,清热益气为主。处方:生黄芪30g,浮萍10g,防风12g,生栀子12g,厚朴9g,生苡仁20g,茵陈12g,白鲜皮20g,通草9g。21剂,水煎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mg,每日睡前服。二诊:药后风团仅少许出,舌稍红,苔薄白,脉左弱右沉。继服原方加减一月后,西药减量,风团不出,舌稍红,苔薄黄,脉沉稍弱。又继服原方加减2月,病愈,随访风疹未发。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