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素荣教授辨治桥本状腺炎思路浅析
刘素荣教授辨治桥本甲状腺炎思路浅析 【摘要】刘素荣教授根据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情志不畅为该病的始动因素,临床可分为肝郁脾虚、心肝火旺、脾肾阳虚、痰凝血瘀四大证型,并分别给予逍遥散、丹栀逍遥散、肾气丸、消瘰丸加减辨证论治,辅以消瘿片、清热抗甲片、散结片、扶正抗甲片、右归胶囊、桂附地黄丸等中成药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抗体水平,为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提供了临床参考。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瘿病;辨治思路 【中图分类号】R26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9-0043-02 桥本甲状腺炎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瘿病”范畴。刘素荣教授,为山东省第三批优秀中医人才,善用经方,崇尚中西结合,古今并举。其根据现代人生活方式特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该病临床可分为肝郁脾虚、心肝火旺、脾肾阳虚、痰凝血瘀四大证型。同时其强调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对明确诊断该病的重要性。目前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既要具备甲状腺肿大,而又需排除其他病因( 如 Graves 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出现下列检查一项异常即可诊断:①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 阳性;②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hyroid peroxidaseantibody,TPOAb) 阳性;③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提示甲状腺内淋巴细胞浸润有确诊价值[1]。 1中医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 瘿病,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瘿候》:“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做瘿病,动气增患”。《济生方》云:“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说明古代医家已认识到瘿病的发生与情志、水土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机,正如《外科正宗?瘿瘤论》“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治以“行气、化痰、活血”为原则,书中所载海藻玉壶汤等名方,至今仍为临床所沿用[1]。刘素荣教授认为“百病皆从气生”,情志不畅为该病的始动因素,长此以往肝气不得疏泄,全身气机不得条达,气血运行不畅,凝滞搏结于颈前而发为此病。 2辨证论治 2.1肝郁脾虚《类经?疾病类》所说:“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顺逆缓急,无不因气而生,故百病皆生于气”[2]。气机郁滞多由情志不遂而肝气不舒所致,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若情绪不能得到及时宣泄,日久则可“发愤生瘿”,郁怒伤肝,肝失调达,横乘脾土;此证型患者常表现为抑郁或焦虑,乏力,易疲劳,颈前胀满,舌红,苔薄白,脉弦细。刘素荣教授认为治则应以疏肝健脾、解毒散结为基本原则,方选逍遥散加减,以助肝之疏泄,使气机条达,遏制诸郁之渐。 2.2心肝火旺《临症指南医案?肝风》 有肝“体阴而用阳”之说。肝为刚脏,内寄相火,性喜条达,主动主升,若肝疏泄失职,肝气郁滞,郁而化火,内炽于心,扰于肝,气火上逆。此证型患者表现为口干口苦、心烦易怒,怕热多汗,乏力心慌,颈前胀满,与情志有关,纳多便频,舌红,苔薄黄,脉弦。刘素荣教授认为治则应以清肝泻火,解毒散结为基本原则,方药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常用药物黄芪、麦冬、五味子 柴胡、夏枯草、浙贝、玄参、牡蛎、鳖甲、丹皮、栀子、茯苓、白术等。并辅以中成药消瘿片、清热抗甲片、散结片、扶正抗甲片治疗。 2.3脾肾阳虚景岳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先天不足加之郁热伤阴,阴损及阳,渐显脾肾阳虚之象。此证型患者常表现乏力,怕冷,颈前胀满,腰膝酸软,面目浮肿,手足肿胀,舌淡胖,苔白,脉沉。刘素荣教授认为此阶段治则以温补脾肾为基本原则,方药选肾气丸加减,常用药物黄芪、白术、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仙灵脾、生地黄、丹皮、泽泻、肉桂等,辅以中成药右归胶囊、桂附地黄丸,在此阶段常结合甲状腺素片治疗。 2.4痰凝血瘀肝郁日久,横乘脾土,故病位在脾;脾主运化,人体津液的上腾下达,均赖于脾气的枢转,“津凝则为痰,血滞则为瘀”,脾气亏虚,运化失司,则体内津液停聚,酿生痰浊,气滞痰凝,深入血分,则血行不畅,最终形成痰凝血瘀之候。此时患者多表现为颈前饱满或粗肿,咽中异物感,胸闷,纳差,舌质暗或有瘀点,苔白腻,脉弦涩等。刘素荣教授认为治则以化痰活血,解毒散结为基本原则。方药以消瘰丸加减。《金匮要略》有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3],可同时配伍山药、黄芪、白术等益气健脾,以杜“生痰之源”。 3调畅情志 “精神不进,志意不治,病乃不愈”出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