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音高节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欣赏音高节奏

音乐作品分析与欣赏 第二讲 节奏 音高 斯特拉文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Igor Feodorovich Stravinsky ,1882-1971)是美籍俄罗斯作家。原学法律,后跟随林姆斯基·科沙柯夫业余学习音乐,终于成为现代乐派的领袖人物。其一生遍访欧、美、非、澳许多国家。 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是多风格的 前期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 并表现出对异乎寻常的乐器色彩、狂烈的节奏、严酷的力量与热 情的偏爱。 中期的音乐清澈、简洁、单纯、清晰,属于新古典主义乐派。这 一时期的第一部作品是舞剧《普尔钦奈拉》, 1920年首演于巴黎剧 院,著名画家毕加索为该剧设计了布景和服装。1922年作者 将此改为同名组曲,这是作者沉迷于18世纪音乐的一部混合曲。 后期他抨击过十二音体系,但由勋伯格等人创立的序列创作技巧竟又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代表作 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较多,主要的作品: ??? (1)舞台音乐:芭蕾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婚礼》、《士兵的故事》、《普尔钦奈拉》、《阿波罗》、 《仙吻》、《牌戏》、《奥菲斯》、《阿冈》; 歌剧:《夜莺》、《玛弗拉》、《浪子的历程》; 清唱歌剧和音乐话剧共3部。 ???(2)管弦乐:《烟火》、《管乐交响曲》、《敦巴顿橡树园协奏 曲》、《C大凋交响曲》、《协奏舞曲》、《三乐章交响曲》、《弦乐 队协奏曲》、钢琴与管乐协奏曲,钢琴与乐队《随想曲》,小提琴协奏 曲,钢琴与乐队《乐章》,乐队《变奏曲》。 ??? (3)合唱作品:共七部。 ??? (4)其它作品十多首。 ??? 代表作:舞剧组曲《火鸟》;舞剧《春之祭》、《彼得鲁什卡》。 节奏 节奏:音的长短有组织的关系 1、节奏记谱法 1、简谱记法: X---,X-,X, X , 0 2、时长的关系: 3、五线谱记法: 4、时长关系: 为了便于读谱,将不同的节奏,组合成一个相同时值的单元 并反复出现。即:拍。 我们通常说的:一拍、两拍、三拍等 2、拍、节拍 拍:相等时间单元的重复。(时值长:V) 节拍:有重音的和无重音的同样时间片断,按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 3、拍号 拍号: 用来表示节拍的记号叫拍号。 即:2/4、 ?、 4/4、 5/4、7/4 3/8、 6/8、9/8、12/8等 4、拍子的类型 1、单拍子: 一小节中只有一个重音。比如 :2/4 ? 3/8 2、复拍子: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单拍子构成,一小节中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音。 比如:4/4 6/8 9/8 3、混合拍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单拍子构成,一小节中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音。 比如: 5/4 7/4 6、一拍子:中国戏曲《红灯记》“我爹爹象松 柏” 5、散拍子 :也叫自由拍,没有强弱规律,常用于中国戏曲,民歌中。 《北京赞歌》 5、音乐风格 2/4拍:进行曲风格 ?拍 :圆舞曲风格 4/4拍:具有抒情的风格 6/8拍:流动抒情风格 偶数类:偶数节拍是对称的,带有行进的特点。 奇数类:带有旋转性,因此常常和舞曲有关 。 6、重音位置 ?,重拍在第二、三拍上 【玛祖卡】(Mazurka)波兰的一种民间舞曲,其动作有滑步、成对旋转、女人围绕男子作轻快跑步等。 同是舞曲由于重音的位子不同,风格截然不同。 7、节奏型 :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称为节奏型。 它是旋律“个性”的基本特征。 欣赏:《西班牙舞曲》 8、节奏的时代变化 1)中世纪(450—1450) 2) 文艺复兴时期(1450-1600 作品是非节拍的音乐节奏从与于歌词,速度平稳流畅。 3)巴洛克时期 (1600-1750) 小节线及节拍率的作用,在这时期完全被 肯定下来,速度一般为中速 4)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 节奏清晰、准确,常标有速度的要求,开始使用渐快渐慢的变化。 5)浪漫主义时期(1820-1900) 作品中常变换拍子,加快、渐慢-自由速度频繁使用。 《当选少女之舞》 例三:《当选少女之舞》 《春之祭》的最后一曲《当选少女之舞》的开头一段。所谓当选少女就是在祭祀活动中被众人选作献给大地的祭品的少女,她要狂舞直到死亡,这就是祭祀仪式的高潮和结束部分。作曲家在这里用了极为刺激的音响,节奏变化多端,差不多是一小节一种拍子,如开始的四小节,分别是3/16、5/16、3/16、4/16,而那些重音带来的冲击感相当强烈 例二:《春之轮舞》 改变拍子记号 它的第一小节是5/4拍,第二小节是7/4拍,第三至第五小节是6/4拍,第六小节又是5/4拍,如此频繁的变化,给人以非常不稳定的感觉。而由于这里的强拍不突出,所以给人的整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