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赞林寺“扎仓”大殿保护性拆除重建.docVIP

松赞林寺“扎仓”大殿保护性拆除重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松赞林寺“扎仓”大殿保护性拆除重建

松赞林寺“扎仓”大殿保护性拆除重建   1 背景   噶丹?松赞林寺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县,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由县城向北5km,一组庞大的建筑群参差错落地排满了瑞兆山南坡,这就是清朝康熙皇帝和五世达赖所敕建的藏区十三林之一。因其外观布局酷似布达拉宫,所以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称,清雍正时赐名归化寺。“扎仓”大殿建在寺院最高处,位于全寺的中央。“扎仓”意为僧院,是众僧学习经典、修研教义的地方,是噶丹?松赞林寺最高的主体建筑。   历史上的“扎仓”大殿已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行了重建,并使用至今,其间未进行大规模的维护和维修,现局部墙体已出现断裂、地基下沉、屋顶严重漏水等问题。同时两侧宗喀巴大殿和主康大殿已重新修建,其高度超过了扎仓大殿,削弱了其中心地位。为提供安全的宗教场所,同时体现藏传佛教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决定保护性拆除重建松赞林寺“扎仓”大殿。   2 功能布局   原址重建的松赞林寺“扎仓”大殿总建筑面积为6312.78m2,7层藏式雕楼,高度为41.5m。大殿坐北向南,上部为四大镀金铜瓦殿宇,屋角兽吻飞檐,符合藏传佛教建筑特点和原有建筑风貌。   一层建筑面积为2052.02m2,主要为寺院法会、佛事活动以及诵经和讲经之处,也是香客朝圣的主要场所。大殿北侧设供奉佛像的佛龛、精舍,其余墙壁均布满精美壁画。佛像高三丈有余,3层通高。由于通向大殿的正门只有佛事活动或法会等才能通行,所以大殿东侧设有两道侧门,供日常通行,并与周边厨房相连。大殿共有108颗柱,可容2000人打坐念经,正中设有18棵3层通高的通天柱,气势恢宏。二、三层北部供奉有五大佛像,中部为通天柱群,并环绕以回廊,四周转经筒围绕其间;这一层还设有万佛金堂。四、五层主要为僧侣日常起居室、念经房及活佛静室。四层还设有两层通高的护法殿,正南端设有钟鼓楼。六、七层为寺院管理办公的场所,设有活佛、堪布及八大康参的办公室和管理用房、会议室等。七层还设有藏经阁,并设有僧人借阅管理用房。顶部很少有人能进入,也是活佛静修的地方。   3 设计重点   3.1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设计中重点保护、抢救松赞林寺现有文物,充分理解、提取和尊重松赞林寺扎仓大殿自身的建筑特色与宗教内涵,以及僧众教民的意愿和要求。   设计过程对于我们非藏传文化的设计师而言,学习和理解变得尤为重要。通过阅读学习和对现存建筑的研读,与活佛、僧众及当地藏民的反复沟通,让我们对这一建筑有了一些理解。由于当地工匠汉语和文化水平有限,我们不得不从一些细部形式和其他类似建筑中去揣摩建筑的宗教意图和藏文化特色。   例如,德钦县奔子栏东竹林寺建筑井然有序,远远望去,褐墙排列,褐窗密布,平顶楼房鳞次栉比。位居中央的大经堂为4层土木结构建筑,82根合抱大柱成网状密布,底层是全寺喇嘛诵经处,正面供有佛和菩萨像。二、三层分别为经堂、佛殿以及堪布(掌教)念经和起居的静室。寺内雕塑、唐卡、造像等陈列让人惊叹。四川乡城的桑披岭寺是活佛重点推荐的寺庙,其半山而建,双围院型制,结构清晰,内部空间光影迷人,各种木质雕刻美仑美奂。每一次阅读和体验都让我们更深地感受到了宗教的意境。   传统的宗教建筑古今中外都代表着当时当地最高的建筑成就。尽管现代技术很容易实现,但当初以传统的藏族建筑夯土技术建造如此巨大的空间和如此高的建筑,正是其宗教地位在藏区文化中的体现。室内空间的宗教特色也相当具有代表性。大殿中心通天柱的数量、高度、粗度、精致度等,是传统朴素的藏文化的建筑地位、权利、富裕的象征。内部围绕通天柱区域的建筑光环境的塑造,又是传统扎仓大殿明显的宗教建筑特色。幽暗地闪烁着酥油灯光的大殿到了中部通天柱位置突然升腾出建筑空间,周围侧高窗洒下的自然光投射入内,宛如幻境,强化了宗教的神秘气氛,同时也巧妙地补充了内部光线。基于以上一些理解和使用功能及传统要求,建筑设计及结构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方案。   3.2 充分尊重及体现传统藏民族宗教和文化   “扎仓”大殿位于松赞林寺的核心位置,依照藏传佛教建筑的形式,尽可能多地采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传统技法,力图将“扎仓”大殿建成藏传佛教建筑的精品。   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大量结合了当地传统的技术、艺术,与当地传统的老建筑工匠全过程地进行交流和配合。新7层碉楼的形式是原有5层碉楼的传承和演进,同时更好地确立了其在建筑群中的领导地位。   传统藏式建筑稳健的外墙收分、民族和宗教特色的装饰与符号、传统的木工艺、装饰色彩、雕刻、佛像、壁画、唐卡等无不体现了浓郁的藏式风格及宗教特点。室内柱头、室外金顶和室内墙壁的装饰是“扎仓”大殿装饰的精华部分。柱头均采用雕刻彩绘;金顶挂置经幡、法轮、经幢、宝伞等布块和铜雕;室内墙壁多装饰宗教题材的壁画、唐卡。大殿门饰中装饰有如意头、角云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