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脑病病症脉象诊案例探讨
中医脑病病症脉象诊疗案例探讨 摘要:中医脑病的病症通常原因复杂,而且会导致人形体神态都有所变化,通过脉象诊疗的方式可以辩证的分析患者的体质、生理及病理的状态,并且判断病情发展的过程,确定药方。目前脉象诊疗的临床应用已经收到了广泛重视,而且在临床脉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叙述三例脑病案例,分析了脉诊治疗脑病的过程与效果。 中国论文网 /6/viewhtm 关键词:脑病;中医;脉象;案例 【中图分类号】R24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41-01 1头晕例 赵某,女性,26岁,银行职员。自感疲劳、乏力,前额及太阳穴偶有头痛,恶心,体瘦,面色萎黄,两颧微红,纳差,眠可,二便调。因头晕2个月于2012年11月2日来就诊。舌淡,苔薄白。脉象特征:右脉脉形不清,右脉弱、涩、缓、散、柔、薄,左脉直、刚、细、动、浮。诊断结果是头晕。辨证:心脾二虚,气血不足。方药:归脾汤加减。黄芪30g,党参30g,炒枣仁30g,川芎20g,茯苓15g,当归12g,白术15g,防风15g,龙眼肉12g,远志9g,木香9g。7剂水煎服。二诊,患者头晕症状消失,自觉身有力,能够进行一定的家庭劳动,诊其脉,双手散、弱、缓、柔的特征减轻,上方加桔梗9g,继服7剂后,诸症悉平。 按:患者脉薄、弱、浮表征出其体质为金形人,金形人形体消瘦,脉壁较薄,脉位较浅,气血相对不足;左脉细、刚、直、动表征出患者的个性的特点为认真负责,个性谨慎,易于操劳和思虑,故脉管壁张力相对偏高,谐振波较多;右脉柔表征出气虚,脉道表面张力低;脉散,脉形不清表征出气的统摄功能失职,故脉来扩之有余,而回收不足;脉弱表征出气血不足,对脉管壁形成的反作用力弱;脉涩表征出气血运行不利;脉薄表征出气血不足,无力营养肌肉组织;脉缓、进多退少、来怠去急表征出心力疲劳,血流速度偏慢。 综合上述脉象要素,可以得出,患者为银行职员,近期加班处于过劳状态,尤其是劳心,耗伤心脾,气血不足,上能上充营养脑髓,故出现头晕、面色萎黄;气血不足,无力营养四肢,故出现乏力。《脉如》曰“思虑劳神过度,伤心,脉虚涩”。《李东垣内外伤辨脉》曰“窃谓劳役之中,亦尚有劳心劳力之辨。形苦志苦,不得混治……劳力脉涩而芤,劳心脉细而结。劳力脉强而坚,劳心脉虚而散”。治疗当以益气养血,升举清阳为主要治法。 2麻木例 赵某,女性,59岁,工人。自觉头麻2~3d,于2012年11月25日来就诊。患者平素易心痛、胃痛或腹痛,其特点为部位不固定。近期增加了头麻的症状,但无头晕、头痛和四肢活动不利。自述口中有时能吐出粘液,每2~3日可出现矢气如雷鸣,大便不畅,有时干。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现服用降压药物和降糖药物后控制在正常范围,纳可,眠浅易醒,小便调。舌红,苔薄白。脉象特征:整体脉为双手脉沉、散、弱、缓、粗、涩、短、稠;局部脉为右关脉弱、薄、思动。诊断:麻木。辨证:气虚痰阻气滞。方药:六君子汤加减。党参30g,白术15g,茯苓30g,炙甘草6g,陈皮9g,清半夏9g,厚朴15g,枳壳12g,紫苏叶15g,防风15g,佩兰12g。7剂水煎服。二诊,患者头麻症状消失,自觉身有力,能够进行一定的家庭劳动,诊其脉,双手沉、散、弱、缓的特点减轻,上方继服7剂后,症状完全消失。 按:脉沉、弱表征出气虚,激发功能降低,无力外出,所以脉位沉,鼓动无力,应手力弱;脉短、涩、缓表征出气的推动运行的作用减低,所以脉象每搏走行的距离短而不畅;脉散、粗表征出气的固摄作用作用降低,所以脉形散漫边不清,脉象横向回敛的力量弱;右关脉弱、薄表征出脾胃的功能降低,气血精微化生不足,故而脉管壁较薄;脉稠表征出气的气化作用降低,影响了水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泻,导致了痰湿内生;右关脉动表现为脉势的结滞感,表征出患者易多思多虑的个性特征。《脉如》曰“脉来虚散,喜伤心也。结滞思伤脾也”。 综上述脉象特征可得出,患者长期思虑过度,伤气耗血,生湿生痰,阻痹气机,气机运行不利,到处走窜,故患者疼痛部位不固定,气机上窜则出现头麻;痰湿阻滞,气机不畅,故每二至三日可出现矢气如雷鸣,大便不畅。治疗当以解思定虑,健脾益气,化痰为主要治法,药证相合,故而取效。 3脑鸣例 张某,男性,72岁,火车司机。因脑鸣5年余于2012年12月14日就诊。患者自述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脑中鸣响,耳不鸣,偶有头痛、头晕,双目微赤,皮肤苍色,形体适中,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白厚薄黄。脉象特征:双手脉数、进多退少、来驶去怠、热;右关、尺脉细、刚、直;左寸、关脉粗、上、浮、动、热;左尺脉沉、细、枯。诊断:脑鸣。辨证:气机上逆,风火上扰。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30g(先煎),钩藤30g(后入),石决明15g,栀子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