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说文景之治四年连载13
正说文景之治四十年连载13
第十三节 积极备战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被史家评为治安良好、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时期,只有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唐初的“贞观之治”。本长篇连载讲述的是“文景之治”。文,是指汉文帝刘恒;景,是指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刘启,这两个皇帝先后统治汉朝整整四十年。“文景之治”后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政治的典范。历史可以照亮现实,“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为此,本刊特连载复旦大学法学院郭建教授的《正说“文景之治”四十年》,以飨读者。
在汉朝与匈奴双方的上层“和亲”的同时,基层的匈奴游牧部落与汉朝的边郡经常发生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匈奴骑兵小队进入汉朝边境,转一圈捞一把就走,汉朝为之头疼不已。
“可为流涕者”
在汉文帝再次与匈奴和亲的第二年,回到了长安的贾谊给汉文帝上了《治安策》。其中谈到“天下之势方倒悬”的缘由之一,就是汉朝受匈奴的欺凌。“凡天子者,天下之首”,“蛮夷者,天下之足”,理应首在上、足在下。可是现在欺侮侵掠汉朝,汉朝还要每年赠送匈奴“金絮采缯”,“足反居上,首顾居下”,就是倒悬而“莫之能解”,还能说汉朝国家有人吗?这真是让人“可为流涕者此也”。并且指责汉文帝“不猎猛敌而猎田彘,不搏反寇而搏畜菟”,“德可远加而直数百里外,威令不伸”,又是一件“可为流涕者此也”的事由。
贾谊的观点是汉朝新一代成长起来的臣民们共同不满情绪的发泄。汉朝已经强大起来,可是却依旧受制于匈奴,这使很多臣民不满。原来经历过长期战乱、一心想避免战争的功臣贵族集团所坚持的和亲策略,已经在统治集团内部面临挑战。
汉文帝是否受到贾谊的触动?我们没有直接的证据。不过至少他表现出对于研究战略问题的浓厚兴趣。
也就在这一年,另一个年轻人给汉文帝上书,建议对匈奴预做军事准备。这位年轻人也是刚到长安的外地人,名叫晁错,担任的是汉文帝太子东宫的“太子家令”。他从兵法的议论入手,认为君主最重要的职责是“择将”,所谓“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而且分析匈奴的军事优势在于险恶地形,具有马匹优良、骑术精熟、能忍饥渴三大优势,而汉朝的优势在于平原作战,有战车、劲弩长戟、坚甲利刃、军纪严明、步战熟练五大优势。因此他建议汉文帝招募少数民族士兵进行训练,作为与匈奴作战的尖兵。
汉文帝看了晁错的上书,非常高兴,立即亲自回复,表示嘉奖。
移民实边的战略
晁错受到鼓舞,又就针对匈奴的战略问题上书。这次晁错谈的仍然是具体问题,他认为汉族人不习惯边疆地区的水土气候,秦始皇时只好将罪犯以及贱民发配到边疆区守卫。匈奴放牧到边塞之下,发现漏洞就入侵袭扰,汉朝动员中原的军队到边疆,匈奴早已远走高飞。他建议进行军事性移民,改变边防军由内地服兵役的“戍卒”轮换的现状。由移居当地的居民组织边防军。移民集中居住,“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由政府先行建设基础设施,招募内地百姓,给予移民免罪、经济资助(衣食农具等等)、免除其他徭役,并且“拜其爵位”,让移民有社会上等身份。“禄利不厚,不可使久居危难之地”。能够抵抗匈奴、获得被匈奴掳掠人口的,政府出一半的赎金赎回,来激励百姓“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以政府资助的军事性“徙民实边”,可以“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无系虏之患”。
汉文帝很快就接受了晁错的建议,开始按照晁错的建议,大规模发动向边疆地区的给予优惠政策的军事化移民。
晁错后来还曾进一步建议,在移民时政府要做完整的规划,从城池、住房到医生、坟墓,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以军事化编制户口,进行日常军备训练,赏罚分明。尤其是要注意选择当地的官吏。
针对自己所分析的汉朝军队机动性不强的特点,晁错还建议汉文帝大力发展骑兵。首先是要大力促进民间养马。汉朝一直注重马匹的战略意义,我们今天可以在张家山汉墓竹简中保存的《关津令》里看到,关中地区成年的马匹一律不得出关。可是对于促进民间养马,缺乏具体的政策激励。于是晁错建议,朝廷颁布法令,凡是民户能够养马一匹的,政府就“复三人”――免除该户三个人的徭役。这个称之为“马复令”。
短短的几年里,汉文帝将汉朝的边疆政策从原来的消极应付转变为积极备战的方针。各边郡高度军事化,郡守都以军官来担任,非但没有财政上交的任务,反而还得到中央政府的大力资助。移民不再作为惩罚措施,而是伴随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的激励。“且耕且守”的新移民成为边防军的主力,使边郡能够成为牢固的军事据点,能够应付匈奴的日常袭扰。
打打谈谈
汉文帝改变边疆政策,可是没有办法迅速改变边境的现状。开始实行新移民政策的第三年,匈奴以大举入侵作为回应。公元前166年,老上单于出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