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RH5动车组车轴损伤修复性浅析
CRH5型动车组车轴损伤修复性浅析 摘 要: CRH5型动车组实际运营过程中,列车运行额定公里数时,须对其进行预防性、更正性维护,目的是将车辆的安全性能恢复到新造车辆的水平,保证车辆的运行可靠性。文章介绍在CRH5型动车组轮对高等级检修过程中,针对车轴在规定损伤限度内,可预见性的拉伤、划伤等损伤的可修复性进行分析,及对现有车轴加工工艺改进。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CRH5型动车组车轴;高等级检修;可修复性;工艺改进 中图分类号:U260.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4-0018-02 1 问题的提出 CRH5型动车组车轴是动车组转向架组成中重要部件,也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管控零部件。在动车组进行高等级检修时,对车轴的检修和状态维护是极重要的工作之一。作为技术引进的高速动车组,生产制造、运营使用、基础维护等经验正逐步累积中,但在高等级检修技术领域尚存在空白。承载运用后的动车组车轴,根据CRH5型动车组高等级检修修程要求,需进行退卸车轮及制动盘。在轮对退卸过程中,可预见的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拉痕、戗轴等损坏。为避免非必要性(低损伤度)的报废造成检修成本增高,需要一套完整的判定依据作为车轴损伤修复性的判定,及可靠的修复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及实际检修的经验累积和实物验证,对CRH5型动车组车轴损伤进行修复性分析,提出动车组车轴加工工艺改进意见。 2 问题分析 2.1 车轴选型 CRH5型动车组轮对是车轴与车轮过盈配合,采用冷压方式组装,它在实际运营中承载整车的质量及动态载荷。在保证动能经济性及能效性,兼顾速度要求下,动车组车轴大多使用空心车轴。 2.2 车轴运行工况 动车组车轴压力配合部位为轴颈、轮座、盘座,均是载荷受力区,同样也是疲劳累积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在检修退卸过程中,上述部位均出现过拉伤、划伤等损伤。其中,又以轮座受压装力最大,运行状态也相对恶劣,通过实际检修的车轴发现,最为严重的损伤均出现在车轮退卸中。 2.3 车轴压装力 压装力是判断轮对装配合格的重要因素,它抑制轮对承载时,车轴扭曲形成的轮座与轮毂孔间相对运动。相关试验研究证明, 在其以过盈方式组装中, 当扭转力超过压装力的0.6% 时, 即会产生微动, 两接触界面间会出现波浪形不规则起伏, 从而有摩擦力产生,导致车轴与车轮之间的配合面出现微损伤趋势。 3 可修复性分析 动车组车轴维修的基本原理是防止轴身轮廓面毁伤的发展。即在轮对现实运用过程中,其所承受的有效载荷小于许用载荷。轮座与车轮过盈配合,在压装接触外轮廓表面,除承载弯曲应力外,还有两种基材的表面应力,在配合表面的力学模型中,配合表面损伤受多种复合应力影响。车轴毁损修复后,必须满足毁损部位不得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3.1 车轴载荷分析 CRH5型动车组轮对在运用过程中,车轴承受的载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垂向静载――列车本身质量及作用在车轴轴颈上承载的重量引起的垂向静载荷,kN。 ②垂向动载荷――因轨道线路高低起伏等原因,引起列车高速通过时,垂直方向上振动产生的动载荷,kN。 ③垂向外载荷――水平方向载荷的力在车轴端部的分力,作用车轴处的垂向额外附加载荷,kN。 3.2 轮座强度计算 车轴使用寿命,需要载荷分布、S-N曲线及疲劳损伤法则。恒幅交变载荷作为计较载荷来测算车轴的运用寿命,是利用期内车轴变幅载荷的等效强化载荷。车轴载荷原由与车辆活动或制动有关。 ①对CRH5型动车组列车,运动引起的力由下式确定: P1=(0.625+0.0875h1/b)m1g P2=(0.625-0.0875h1/b)m1g Y=0.35m1g Y=0.175m1g Q1=[P1(b+s)-P2(b-s)+(Y1-Y2)R-Fi(2S-yi)]/2s Q2=[P2(b+s)-P1(b-s)-(Y1-Y2)R-Fiyi]/2s 式中,m1约为轴箱弹簧上质量,Fi约为轴上齿轮箱载荷。见表1。 ②由行驶引发的弯矩由下式判定: MxP1y = ,车轮外侧; M=Py-Q1(y-b+s)+Y1R-Fi (y-b+s-yi),车轮内侧; 式中,y为轴颈到弯矩点截面的垂直距离。 ③由制动引发的弯矩由下式判定: Mx′=FfΓy,制动盘外侧; Mx′=FfΓ(b-s),制动盘内侧; Mz′=0 My′=0,车轮外侧; My′= 0.3P′R,车轮内侧。 ④合成弯矩: 在车轴各截面,应力经由合成弯矩MR 计较而得,合成弯矩为: MR=■ MX=Mx+Mx′ MZ=Mz′ MY=My′ 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jax架构下Web蠕虫检测技术研究.doc
- Al Fe金相变研究现状.doc
- AI热潮――当及未来.doc
- ALENIA单脉二次雷达对数中放组件维修.doc
- AlPO表面包覆对锂离子阴极材料LiFePO性能响研究.doc
- ALLESS转动天线组开关窗口组件国产化改造.doc
- AMD Ryzen 7专题测试高帘栊看佳锐.doc
- AmeriCa Drunk History 美国醉酒史.doc
- AMHS报文服化研究.doc
-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 Effect of Reading―based Lexical Approach on Cloze Test Performance.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