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MD Ryzen 7专题测试高帘栊看佳锐
AMD Ryzen 7专题测试高卷帘栊看佳锐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历经10年,这句话在IT产业再一次被印证。如今AMD携Ryzen重回桌面高性能处理器市场的热闹场面,与10年前英特尔靠Core 2 Duo扭转乾坤如出一辙,只是主角与配角对调了身份。 Ryzen 7核心影像,对称的两个CCX及其4个核心清晰可见。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早在2003年,趁英特尔犹豫不定之际,AMD率先在x86平台引入x86-64指令集,实现了桌面平台从32位向64位计算的平滑过渡。向下兼容32位指令的策略,使得x86-64指令集迅速被行业所接受,成为事实意义上的行业标准。英特尔谋划已久的向桌面平台迁移IA64架构的计划彻底作废,只得通过交叉授权的方式跟进推出EM64T扩展指令集。此后3年间,可以说是英特尔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之一,超长流水线架构带来的高频低能,90nm工艺功耗撞墙,“胶水”双核,架构策略失误让英特尔尝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苦楚。 痛定思痛的英特尔在2006年拿出了Core微架构及相应的处理器Core 2 Duo,重新夺回了市场的主导权。之后凭借架构和制程工艺的双重优势,英特尔启动了仿佛军备竞赛一般的Tick-Tock战略,开始将AMD远远抛离。此时的AMD却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并时至今日仍然难以评判得失的战略决策:收购ATI。斥巨资收购ATI后,AMD成为唯一一家能够同时提供高性能处理器和高性能图形芯片的公司,但双线作战也意味着腹背受敌,特别是曾经最给力的盟友英伟达(NVIDIA)变成了直接的竞争对手。。 为求生存,AMD壮士断腕决定出售旗下的晶圆制造厂(这个分离出去部分就是现今AMD的御用代工厂Global Founderies),从IDM(Integrated Design and Manufacture,整合设计与制造)彻底成为一家Fabless(无晶圆)公司。虽然AMD因此得以延续,但公司市值断崖式的下跌对研发投入依然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只在K8基础上小修小补的K10架构以“Phenom”名号面世,便立即被英特尔进步巨大的Nehalem架构处理器打得找不着北。 然而真正的黑暗才即将到来:时值GPU通用计算蓬勃发展之机,AMD认为处理器与图形芯片的融合设计的APU才是发展方向,其中的CPU模块主要负责整数计算,而浮点应用交给更适合大规模并行处理的GPU模块。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AMD为下一代处理器选择了集群多线程技术(Cluster-Base Multi-Threading,简称CMT)路线,意图通过理论上的高效率来实现对竞争对手的超越,并依靠CMT的小面积低成本优势来抵消代工厂的工艺劣势。由此而诞生的Bulldozer(推土机)架构采用多模块设计,每两个整数单元搭配1组浮点计算单元及相应的解码器和调度器封装为一个模块,4个这样的模块组成一颗完整的Bulldozer,残缺的浮点计算能力计划中将由强悍的GPU来补足。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CPU+GPU的融合计算并未如期到来,低下的浮点性能沦为了Bulldozer及其衍生架构被竞争对手追打的痛点。全面的溃败几乎瞬间注定,实际应用性能“开倒车”让AMD在市场上节节败退,曾经与英特尔分庭抗礼的荣光消弭于无形,“i3秒全家,i5默秒全”的调侃虽然刺耳却也是现实的写照。2012年,思变的AMD请回了K8架构的主设计师Jim Keller,这位天才架构师如同救世主一般领导起全新微架构的研发工作,这一堵上AMD最后的尊严的架构,便是Zen,其实际产品,便是本文的主角Ryzen系列处理器,正式中文名称“锐龙”。 架构:不破不立 Zen微架构彻底推翻了Bulldozer架构所采用的CMT结构,采用与英特尔相同的SMP(对称多处理器)+SMT(同步多线程)结构。4颗完整的物理核心每颗配备512KB的L2 Cache(二级缓存),并搭配8MB共享L3 Cache(三级缓存)封装为一个模块,这样的一个模块被称为CPU Complex,简称CCX。两组CCX模块封装在一起,组成一颗完整的8核心16线程的Ryzen 7处理器。 Zen架构的核心功能框架。指令译码器性能有1.5~1.75倍的提升。 在Zen架构的设计之初,AMD便将设计重点放在了能效比上。这意味着Ryzen处理器将从指令效率和功耗两方面为用户带来新的惊喜。性能方面,Ryzen的早期目标是相比Bulldozer在IPC(Instruction Per Clock,即每个时钟周期内所执行的指令的数量,是决定处理器性能的最关键指标之一)上提升40%。这个夸张的目标(通常每一代处理器IPC提升在5%~15%)被更夸张的成果所替代,最终Ryzen的IPC相比前辈提升了惊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4%井冈氟环唑SC防水稻纹枯病田间效果试验.doc
- 24个超瘦身窍门.doc
- 24例小切泌尿外科手术临床分析.doc
- 24式太极拳对东大学学生意志力培养探析.doc
- 24岁最创客男孩战胜老爸入选福布斯.doc
- 25%氟环唑SC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试验.doc
- 25%啶虫毒死蜱微乳剂防治柑桔壳虫试验效果初报.doc
- 24式简太极拳教法初探.doc
- 25%己唑醇悬浮剂防治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初报.doc
- 2541例育龄妇女妇科病普结果分析.doc
- AmeriCa Drunk History 美国醉酒史.doc
- AMHS报文服化研究.doc
-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 Effect of Reading―based Lexical Approach on Cloze Test Performance.doc
- An oldman tired to move the mountain教学设计.doc
- Analyses on the Errrs in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Scenic Spot.doc
- Analysis of Errors and Soltion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doc
- Analysis of Learner Autonomy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ThroughWeb―based English Autonomous Learning Pltform.doc
- Analyzing Different Editions On nglish―Chinese Movie Title.doc
- Analze On―line Star Economy Basing on Models of Entrepreneurship.doc
- Android平台浮数运算应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