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食进化史
中国食物进化史 要想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得先看看中国食物进化史。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主食:征服稻米和小麦 中国的先民在距今9000年到8000年的这一段时间里,成功地种出了粟(小米)、黍(黄米)、稻(水稻)等谷物,至于另一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主食――小麦,则晚了三四千年才出现。 不管怎么说,谷物让人们告别了不稳定的狩猎生活,首次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但问题是,当时他们掌握的唯一烹饪方法“烧烤”,并不适合这些硬邦邦的小颗粒。于是,“吃货”第一次显示了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力量:他们发明了陶器。将谷粒放在陶釜中,加水煮熟,就成了最早的米饭。 这么吃了两三千年,又出现了可以隔水加热食物的炊具――甑,这意味着“蒸”作为一种烹饪手段也登上了历史舞台,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可以吃到干饭了。后代的人们还将不同的谷物放在一起蒸煮,名曰“香饭”。 不过,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稻米饭都属于“奢侈品”,因为它的产量太低了。到了南朝末年,水稻的种植面积才开始不断扩大;又过了几百年,隋唐统一时,稻米才终于取代粟和黍,成了南方人首选的主食。 而此时,北方人的餐桌已经被小麦占领。这种历史相对较短的作物,几乎穷尽了中国人对主食的一切想象力。最初,它与其他谷物一样被蒸煮成了“麦饭”,直到战国时期被一个“脑洞大开”的家伙放在石磨上磨成了粉。 自那以后,面粉在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手中变出了万般花样。到北宋时期,京都汴梁(今开封)已经出现了你所能想象到的所有面食。当时,“凡以面为食者,皆谓之饼”,火烤的为“烧饼”,主要品种有烙饼、油饼、肉饼;水煮的是“汤饼”,包括馄饨、饺子、面片;笼蒸的则称“蒸饼”,馒头、包子都算;此外还有油炸的环饼(今馓子)等――真的吃货,根本不惧食材单一。 至于面条,历史就更悠久了。学界曾一度认为它是?|汉时期由中亚传入中国的外来物,但2002年,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一碗4000多年前的“面条老祖”推翻了这个结论,将面条在中国的出现时间往前推了约2000年。 肉:逆袭的猪肉 尽管先秦文献中关于“羹”(肉汤)的记载名目繁多,羊羹、豕羹、犬羹、兔羹、鳖羹、鱼羹等等,让人大流口水,但它们绝大多数只出现在皇室贵族的餐桌上,大部分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这种“粮多肉少”的局面,直接奠定了中国人主副食相结合的饮食结构:供应相对充足的主食负责充饥,奢侈的副食――北方的禽畜肉、南方的水产品乃至品种有限的蔬菜――则作为辅助食品下下饭、解解馋。 汉族人对猪肉的热爱倒是比很多人想象中要晚得多。直到物产大大丰饶的唐代,人们的肉食还是以羊肉、鸡肉为主。 如此局面,都怪中医。梁代名医陶弘景和唐代名医孙思邈都认为猪肉“味苦,虚人”,久食容易生病。但这也间接导致了猪肉成为一种平民食品,因其“价贱如泥土”――这话出自苏轼的《猪肉颂》,接下来两句是“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蔬菜:自立门户在宋朝 要谈“吃”,宋朝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时间点。学界普遍认为,“中华料理”从中古到近世的转变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宋朝航运发达,南北交通往来便利,南方的水稻、水产品和水果被大量运输到北方,北方的面食也逐渐进入南方,首次实现了食物上的“大一统”。但最重大的转变还是素菜的兴起。在唐代及之前,人们皆以肉食为美,蔬菜往往作为主食分量不足时的补充,比如剁碎了混在谷物中做成蔬菜饭,或者在鱼、肉羹中作为佐料出现。到了宋朝,素菜才开始以独立菜系的面目出现。 这时,中国的蔬菜种类已经相当齐全,甚至出现了以销售为目的的专业化蔬菜生产基地,黄瓜、茄子、芹菜、萝卜、白菜、冬瓜、竹笋、菌类都是畅销产品。历史上的两次大规模引进异质文化为之做了不少贡献:第一次是在东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沿丝绸之路带回了苜蓿、胡豆、胡葱、大蒜、胡荽(今香菜)等;第二次是在唐朝,菠菜、榨菜、浑提葱等从尼泊尔来到中国。此外,宋代豆制品的制作技术日趋完善,也为素菜家族添色不少。 “炒”这种自春秋时期就出现的烹饪方法,在漫长的岁月里被无情忽视之后, 终于在北宋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大火猛油、高温加热,让食物原料中所含的芳香物质释放出来,立时香气四溢,且色、味、形俱佳,于是,“炒菜”很快淘汰了汤锅中被煮得一团浆糊的菜泥――很不幸,西餐中的大部分蔬菜至今还在遭此厄运。 从对烹饪技艺的研究上,足以看出宋人对“吃”的热情:在炒的基础上,他们还演化出了煎、燠、爆等制作方法,并在日后成为了中国菜肴最重要的制作方式;主食也花样翻新,将经过发酵的面粉蒸成蓬松柔软的包子,替代了硬邦邦的烤饼;也是在宋朝,人们开始注重菜肴的造型设计,做出了惟妙惟肖的“食雕”和别出心裁的花色拼盘……可以说,今日之“中国菜”的雏形,直至此时才定下基调。 调味:孔子云,吃肉一定要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docx VIP
- 地铁疏散平台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1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pptx VIP
- 中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报告.doc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_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 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pptx VIP
- 2018-2024年海峡杯数学竞赛真题及答案(三年级).pdf VIP
- 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23〕8001)下.docx VIP
- 范德堡法.doc VIP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高中语文高三期末通关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