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国教学法商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国教学法商榷

中学国文教学法商榷   编者按:此文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缪钺先生于1940年发表于《国立浙江大学师范学院院刊》第1集第1册,现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大学教授何??先生推荐,并经缪先生之文孙缪元朗允许,我们将此文再次刊登。此文虽然发表于1940年,但是对于今天的中学教育仍有参考价值。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缪钺(1904―1995),字彦威,江苏溧阳人,初任保定私立培德中学和保定私立志存中学国文教员,后历任河南大学中文系、广州学海书院、四川大学教授、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先生治学最大特点是文史结合;另一特点是博通与专精相结合,认为“唐诗以韵胜,故浑雅”。先生曾任中国唐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成都市杜甫研究学会会长。   民国二十九年三月,余为浙江大学教育系诸生讲中学国文教学法,针切时弊,粗陈己见。适师范学院《院刊》征文,迁播初定,撰述未遑,爰取讲稿,略加董理,以供补白之用。中学国文,荒芜日甚,如何改进,实为要图。海内贤达,谅多究心,一得之愚,以质群彦。   近十余年来,吾国中学之英文、算学、理化等科皆较前进步,惟国文则有江河日下之势,此已为无可讳言之事实。虽有少数人士别具见解,谓今日中学生国文程度胜于昔时,吾人实未敢苟同。夫测验中学生国文程度之优劣,不外国学常识与作文能力两端。试观近年之高中卒业生,除极少数优秀者外,语常识,则有不知许、郑为何人,《史》、《汉》为何书者矣。甚至有谓孟子生于汉时,段氏《说文解字注》乃段祺瑞所作者矣。语作文,则意绪芜杂,词句冗长,别字破体,连篇累牍。每年各大学招考新生时,凡阅国文试卷者,鲜不兴黄茅白苇之叹。中学生国文根基既如此浅薄,入大学后各分科系,自非专攻文学,或性好文事,难以期其更有大进。是则吾国通常学子,对于本国文化之了解,及文字之运用,将浅拙可怜,长此终古,岂不可悲。然则中学国文教学应如何改进?中学生国文程度应如何提高?固今日教育上极严重之问题,不可不深[1]详论,早谋善策,以期实行者矣。   欲论中学国文教学法之如何改进,须先知中学国文之目标为何?及近年来中学国文程度日降之原因何在?补偏救弊,以求合于理想中之标准,然后教学方法可得而言。   中学国文课程标准,教育部曾经颁定。初中国文目标有四:(一)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以培养其民族精神。(二)养成用语体文及语言叙事说理表情达意之技能。(三)养成了解平易文言文之能力。(四)养成阅读书籍之习惯,与欣赏文艺之兴趣。高中国文目标亦有四:(一)使学生能应用本国语言文字,深切了解固有之文化,以期达到民族振兴之目标。(二)除继续使学生能自由运用语体文外,并养成其用文言文叙事说理表情达意之技能。(三)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文学名著之能力。(四)培养学生创造新语[2]新文学之能力。综观部定中学国文目标,均极精当。中学国文教学,苟能与此合符,亦可无遗憾。然征之实际,相去甚远。吾尝推原其故,荦荦大者,厥有三端:   (一)教材之不当:教材之适宜与否,于教学效率,关系至巨。教材不宜,虽善教者亦鲜能为力。吾国各中学教授国文,有自选教材者,有采用课本者。自选教材者,殆占少数(自会考改制施行后,各中学教国文多用课本),故置不论。至于各书局出版之中学国文教科书,则殊鲜善本。综其通弊,大抵初中课本则文言、语体分配之比例未能适合,所选语体文不免芜杂,间选翻译作品,有词句过于欧化者,致学生作文,受其恶影响。所选文言文往往取自先秦古籍,与语体文程度悬殊过甚,失循序渐进之意。且易使学生感觉文言文高不可攀,阻其研习之心。高中课本则往往选学术文过多,分量过重,学生于学术思想虽能略知,而于作文技术裨益殊鲜。夫中学国文之教学,徒恃课内讲授,已嫌不足,若并此课内讲授之教材而犹不适当,则收效亦仅矣。   (二)督责之不严:国文、英文、算学,虽同为中学三主要科目,然英、算两科教者督责甚严,学者亦不敢稍懈,惟国文则在若存若亡之间,中学生无不备英文字典,检查生字,而备中文字典查生字者寥寥也。中学生下课后,无不演算题,读英文,而诵国文者寥寥也。算题之演试、英文之默书,教者视为要务,学者弗敢或违,而国文之课其背诵者,则如空谷足音,间或有之,人将讥其迂阔矣。期考、年考之时,英文、算学之不及格者,比比皆是,而国文之不及格者则如凤毛麟角,间或有之,人将议其严峻矣。夫风习既成,贤者不免,教者怀宽恕之心,学者存苟且之念。故中学学生,自非特好文事,则于国文一科,率每星期听讲数时,每两周作文一次而已。其读书也,既乏覃思潜讨、详稽博览之功,其作文也,亦无朗诵恬吟、简练揣摩之力。如是而欲求其有大进,虽生知之资,犹且难之,况中材以下乎。故中学国文,往往数年光阴,等于虚掷,则亦无足怪矣。   (三)师资之不良:在中学中,国文教师,本极重要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