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魏坐榻维画像源流考释
北魏坐榻维摩画像源流考释 内容摘要:崔光实际上是促使维摩信仰在北魏中晚期广为盛传的关键人物,他对孝文、宣武、孝明三代帝王的影响,左右了北魏维摩信仰的历史演进,同时也是平城时代后期云冈出现胡服坐榻维摩像的导源。这一画像形式几经演绎,发展出较为成熟的汉装坐榻维摩形象,并对后世维摩画像产生了影响,宋元绘画中的坐榻维摩即发端于云冈,并经龙门、莫高窟渐次演绎为坐榻维摩的图像系统。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关键词:北魏;崔光;宣武帝;云冈石窟;坐榻维摩;宋元绘画 中图分类号:K879.2文献标识码:A文献编号:1000-4106(2010)04-0067-07 维摩信仰是北魏中晚期广为流行的佛教思想 之一,云冈、龙门、麦积山、巩县等北魏洞窟有相当 数量的维摩变遗存。这些维摩变包含坐榻、坐帐、 莲花座、卧床等几种不同的图像形式,其中的坐榻 维摩上接汉晋坐榻人物画像,下连宋元坐榻维摩 画卷,间与北魏画像石葬具上的榻上人物形象互 有纠葛,图像意义十分重要。 本文拟在维摩信仰十分盛行的北魏中晚期的 历史语境中,就坐榻维摩图像的发生、渊源、流变 及其对宋元坐榻维摩绘画的影响试作探究。 一崔光与北魏中晚期维摩信仰的盛行 一般认为,维摩信仰在北魏中晚期的盛传与 宣武帝有关,但笔者以为,促使维摩信仰在北魏中 晚期得以广泛流行的实际上另有其人,此人就是 宣武与孝明两代帝师――崔光。崔光(450-522), 本名孝伯,字长仁,历仕孝文、宣武、孝明三朝。他 17岁时随父徙代,太和六年(482)“拜中书博士, 转著作郎”。他爱乐佛道,且精擅维摩,《魏书?崔 光》: (崔光)每为沙门朝贵请讲维摩、十 地经,听者常数百人,即为二经义疏三十 余卷。 笔者以为,维摩信仰得以在北魏宫廷流传以 至朝野盛行,崔光发挥了不同寻常的历史作用,这 主要缘于其太子少傅的特殊身份及与三代帝王接 触间所给予的影响。崔光自太和六年(482)“拜中 书博士”以来,历任中书侍郎、散骑常侍、太子少傅 等,孝文帝对其极为嘉许,“常曰:‘孝伯之才,浩浩 如黄河东注,固今日之文宗也’”。从《魏书?崔 光传》的记载以及云冈、龙门早期维摩像迹观之, 在奉侍孝文帝的17年间,崔光的维摩信仰对孝文 帝产生了影响。虽然此前维摩信仰已流传近300 余年,但北方地区维摩信仰渐盛之始当在孝文朝, 在北魏宫廷的蔓延亦于此时。从崔光“每为沙门 朝贵请讲维摩、十地经,听者常数百人”判 断,崔光对《维摩诘经》的弘传可谓不遗余力,且收 效颇佳。宣武帝对《维摩诘经》的偏好即肇因于此。 史载“雅爱经史,尤长释氏之义”。《魏书?世宗 纪》: (永平二年十一月)己丑,帝于式乾 殿为诸僧、朝臣讲维摩诘经。 藏经洞《维摩义记》写卷(S.2106)即写于宣武 帝景明元年(500)。该经题记:“景明元年二月二十 日,比丘县兴于定州丰乐寺写讫”。案宣武帝于 太和二十三年(499)四月即位,景明元年为新帝年 号之始,定州又为北魏重镇,时任定州刺史的彭 城王元勰素与宣武帝交好,元恪即位之初,即“以 勰为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定幽瀛营安平七州诸军 事、骠骑大将军、开府、定州刺史。”并在景 明元年二月以元勰为司徒,元勰与宣武帝的密切 关系应是定州丰乐寺僧昙兴写《维摩义记》的直接 原因。而宣武帝对《维摩诘经》的偏好则直接源于 其师――崔光。 崔光以参赞迁洛之谋,赐爵朝阳子,拜散骑常 侍,并兼太子少傅,辅导元恪,元恪即位后对崔光 甚为礼遇,相继授以侍中、抚军将军等职,并于延 昌二年(513)“授太子少傅”,辅教肃宗元诩。 肃宗亦对崔光深相知重,“时肃宗行讲学之礼于国 子寺,司徒崔光执经”。崔光再为太子少傅,使 《维摩诘经》对帝室的影响得以延续,龙门石窟肃 宗朝维摩像迹证实了这一点。而瓜州刺史元荣 的维摩写经则表明这一影响已至敦煌,并由于他 的到来得到更进一步的扩展。元荣生平《魏书》阙 载,《资治通鉴》对元荣行谊略有记述,但未涉其 奉佛事迹。据宿白研究,藏经洞所出元荣写经遗存 共有15卷,其时代“集中于永安三年迄永熙二 年(530-533)之间”。元荣发愿写经的数量相 当可观,其中一卷《维摩经疏》,写于普泰二年 (532)。从元荣于孝昌元年(525)9月16日之前已 赴瓜州来看,此卷《维摩经疏》与洛阳北魏帝 室关系甚密。崔光曾为《维摩诘经》义疏,“识者知 其疏略,以贵重为后坐于讲次”。元荣身为北 魏宗室,又于晚年赴任瓜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