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难尽沙漠之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言难尽沙漠之狐

一言难尽“沙漠之狐”   他只活了52岁,他的名字是战争史上被人提及次数最多的名字之一。他戎马生涯34载,其中有整整   六年在战场上渡过。他是希特勒的爱将,也是纳粹德国最年轻的陆军元帅。他的赫赫威名一半来自在战场上的拼杀,另一半则恐怕要归功于戈培尔的刻意营造。最后,他别无选择地服下希特勒命人送来的氰化钾,先于他的元首抵达地狱。声名鹊起于希特勒的擢拔,也命丧黄泉于希特勒的毒手,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做为二战最声威煊赫的名将,隆美尔这个名字,即使在中国军人面前提起,也是会马上令人肃然的,如果这些军人稍微知道点二战史的话。比这个名字更为人熟知的,是隆美尔的绰号―“沙漠之狐”。   这般效应究竟是由于此人在北非沙漠中的确创造了战史奇迹,还是由于纳粹德国强大宣传机器制造的神话影响至今?估计很难有人掂量得清。由此可知,后世人所面对的任何“历史”,都可能“早就”被前人的宣传扭曲过,如此,何以为信史?这一点在对隆美尔的评价上尤甚。   毫无疑问,隆美尔聪敏过人。一个能把背诵枯燥的对数表当成乐事,其熟稔程度几乎可以跟一流的数学家媲美的人,你不必怀疑他的智商。而一个善于从一次战斗中发现88毫米高射炮可以用来平射摧毁马蒂尔式坦克,并在其后的战场上把这一发现发挥到极致的人,你也不必怀疑他的战场创造力。   此外,隆美尔也算得上勇敢过人。他强调战场指挥官在战斗中必须靠前指挥,并身体力行地在每次战斗中,都腰板挺直地站在坦克上大声招呼士兵们跟随他前进,所到之处,大檐帽上那只硕大的风镜,也就成了他独特的激励士气的标志。   更可称道的,是他在作战中确实胆识过人。战争之初,德军的闪电战横扫法国。在突破“小马其诺防线”时,为达成战斗的突然性,尚未被人称为“沙漠之狐”的隆美尔,这时即已显示出超人的“狐”性:他命令他的装甲部队的全体乘员,除驾驶员外,全都坐到坦克上,手摇白旗,狂呼乱叫,从法军阵地旁呼啸而过。坐在其中一辆坦克上的,就有隆美尔本人。而目瞪口呆的法军,居然没放一枪一炮,就放过了这支如同欢度狂欢节似的奇怪大军。结果可想而知,法军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防线,就这样被隆美尔拿下了。   至于他率领“非洲军”仅有的两个装甲师和十多万意大利“熊兵”,在人员、装备、补给都远不及英军的情势下,从的黎波里到苏伊士运河,从哈勒法亚隘口到托卜鲁克,驱兵数千公里,一路杀将过去,打得英军溃不成军,三度换将。从韦维尔,到奥金莱克,最后直到换上蒙哥马利,才总算遏制住隆美尔看上去不可战胜的势头。   当丘吉尔大肆称赞蒙哥马利的不世之功时,只有蒙哥马利心里明白,他的胜利起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奥金莱克虽未能击败隆美尔,但他已成功的消耗了隆美尔;二是隆美尔的消耗再没能像英军那样获得迅速补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人可以打胜没有后勤保障的战争,隆美尔也不能。如果他能获得与蒙哥马利相似的后勤支援,北非之战鹿死谁手,就很难定论了。   由于在北非战场上的出色表现,隆美尔的声望在当时达到了顶点;也由于德军在北非最终的失败,后世的战史家们得出了隆美尔只不过获得了战术上的胜利,而未能赢得战略上成功的结论,这其实是一些二流战史家们的外行见解。   说隆美尔缺乏战略头脑,几乎成为战史上的定论。平心而言,这不过是一种马后炮式的苛求。对奔逐厮杀于一线的战场指挥官,提出要其在考虑战役战术问题的同时,还要考虑战略问题的要求,未免过分。因为对战场指挥官来说,最珍贵的素质是在充分理解统帅部的战略意图之后,如何在自己的战术行动中,贯彻并实现这一战略意图的能力,而不是代替统帅部去进行战略思考。当然,如果能像曼因斯坦那样,提出与老权威施里芬不同的战略计划,去迂回攻陷马其诺防线,固然让人叹服,但并不是所有的战场指挥官都能有如此灵光闪现,同时也基本上无如此必要。军队是一台各部件严密分工的机器,它需要的是整体配合协同运作,而不是每个零部件的自行其是,别出心裁。何况,如果说隆美尔缺乏战略头脑,古今中外历史上,又有多少战将具备这等头脑?对于战场指挥官来说,当然需要战略理解力,但更需要的是战略执行力,即如何把上级的战略意图,经自己巧手点化为战役战术效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足以使一代战将功成名就。   战场指挥官不必非要是个战略家,但如果他果真在做为一位战术家的同时又是个战略家,且又能处理好自己头脑中战略意识(抽象)和战术意识(具象)之间的关系,那他一定是个超拔的军事天才,如汉尼拔,又如拿破仑。但不要忘了,这两位罕见的军事天才,都是在散兵线作战样式出现之前的统帅兼战场指挥官,更不要说是在坦克、战机、航母出现之后的今天了。在人类社会生产大分工如此细化的今天,集统帅与战场指挥官于一身的军事天才已无出现的可能。要知道,尽管汉尼拔和拿破仑相隔两千年,尽管两人指挥的战争有冷兵器和热兵器之分,但其都不过才统兵十几万,顶多数十万。打一场决定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