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金英教治疗妊娠恶阻经验浅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傅金英教治疗妊娠恶阻经验浅析

傅金英教授治疗妊娠恶阻经验浅析   【摘要】笔者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面探讨傅金英教授治疗脾胃虚弱型恶阻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傅金英教授认为,治疗脾胃虚弱型恶阻应以健脾益气、和胃止呕、理气消食为主,并以此为法辨证施治,临床收效明显。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妊娠恶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7-0093-02   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称为“恶阻”,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妊娠剧吐”[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侯论?恶阻候》首次提出恶阻病名,并指出“此由妇人元本虚羸,血气不足,肾气又弱,兼当风饮冷太过,心下有痰水夹之,而有娠也”。明确提出素体不足,又感受风冷兼之有孕系本病的主要原因。若妊娠早期仅有恶心择食、头晕,或晨起偶有呕吐者,为早孕反应,不属病态,一般3个月后逐渐消失。本病临床上主要分为脾胃虚弱、痰湿阻滞、肝胃不和、气阴两虚等型, 而以“脾胃虚弱型”多见。傅金英教授擅长诊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妊娠病、不孕症、月经不调、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在妇科经、带、胎、产各方面都具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学术见解。现将傅金英教授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恶阻的经验整理如下。   1病因病机   宋代《妇人大全良方》谓:“妊娠呕吐恶食,体倦嗜卧,此胃气虚而恶阻也”。傅金英教授亦认为脾胃虚弱是妊娠剧吐的本证。素体脾胃虚弱,受孕后血聚子宫以养胎,子宫内实,冲脉之气较盛。冲脉起于胞宫隶于阳明,冲气循经上逆犯胃,胃失和降,反随冲气上逆而发为恶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水谷精微的输布依赖于脾气的健旺,脾气虚痰饮内停者,痰饮亦随之上泛而呕恶。胃气虚易致气滞,气不下行而发呕逆。表现为恶心、呕吐频繁、厌食、甚者食入即吐。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乏力,头晕,甚至胎元不固。   2治则治法   傅金英教授认为本病宜治病与安胎并举,病情严重者,应下胎益母。临床上常表现为面色萎黄、恶心、呕吐清涎、纳差、乏力。治疗当健脾益气、和胃止呕、理气消食为主。采用综合治疗,以口服中药为主,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并给予心理指导,从而缓解症状,使其顺利妊娠。   21“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内治法治疗前应排除消化系统溃疡、慢性胃炎、病毒性肝炎、急性阑尾炎等所导致的孕早期呕吐及葡萄胎等其他不能继续妊娠的合并症。对于病情严重,尿酮体持续阳性,电解质紊乱,脱水的孕妇,需住院予中西医结合治疗。除此可门诊给予中药方治疗。常用中药方为:黄芪 30g,党参20g,炒白术15g,茯苓10g,陈皮 12g,木香10g,厚朴 6g,黄芩 12g,苏叶 12g,焦神曲15g,鸡内金15g,砂仁6g,佩兰 12g,甘草 6g。共3剂,武火煮沸,文火煎煮20~25min,倒出放置保温瓶中。取新鲜生姜,刮成细末汁,服药前先饮少许姜汁,引药入胃。少量频服,不拘时,不限量。服毕,吸住腮帮,使药液慢慢顺下,勿吐口水,以固护津液,减少“金汁”、“玉液”的消耗。随证加减,肝气郁结者加白芍、合欢皮、郁金;脾虚湿盛者加薏苡仁、佩兰;腰酸者加菟丝子、桑寄生。   22“中药穴位贴敷”之外治法中药贴敷剂组方及制备:姜半夏50g,丁香30g,研磨成细粉,用生姜汁与蜂蜜搅拌均匀呈膏状,制成1 cm×1 cm×05cm的圆形药饼,上面覆盖一层棉质胶布,贴敷于神阙及中脘穴,每日更换1次,连续3d。若出现皮肤过敏应立即停药。傅金英教授认为姜半夏主降逆止吐,丁香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生姜温胃止呕,全方为中虚寒饮者而设。神阙主补虚证,此处皮肤较薄,脐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外用药物易吸收,并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2];中脘穴为胃之募穴,胃气输注和汇聚于此。此两穴为任脉所循行,任主胞宫,两穴同用,调整气血,补虚止呕。此法易行价廉,无痛苦,无副作用,疗效佳。   23“心理治疗”之生活疗法 本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可影响疾病的预后[3]。患者就诊时恶心、呕吐频繁,患者及家属往往情绪紧张、焦虑和不安。傅金英教授每每都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此病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思虑过度伤脾,恐则伤肾,会进一步加重病情,使其放松心态,并嘱家属悉心照顾。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勿食刺激性及油腻之品。应保持大便通畅,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3病案举例   范某,女,28岁,已婚,教师,2016年6月16日初诊。主诉:停经2个月,恶心呕吐1周,加重2d。平素月经规律,周期28~30d,经期4~5d,量色可,无血块,偶有痛经,末次月经:2016年4月15日。1周来出现纳差,恶心、呕吐,晨起较重,近2d食入即吐,今晨未进食,眠差,多梦,乏力,小便可,大便秘结,2~3d/次。患者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细滑。彩超示:宫内早孕,胚胎存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