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市畜牧业环保工作现场会经验典型的材料
市畜牧业环保工作现场会经验典型材料 市是一个养殖业大市,20**年全市出栏生猪万头、牛万头、山羊 万只,出笼家禽万羽,水产品总量万吨,养殖业总产值亿元,全市各类规模养殖场(户)达4300户。由于受养殖规模、传统习惯、体制机制等制约,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农村局地生态环境甚至一度恶化,养殖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凸显。去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浏阳,打造幸福家园”的总体目标,按照“保量、提质、治污”的工作要求,将养殖污染治理纳入“城乡统筹、环境同治三年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采取政策导向、利益导向、舆论导向和考核导向等措施,积极推进养殖污染治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市养殖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一)建立组织机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成立以市委副书记任组长,主管农业、环保工作的副市长,市人大、市政协领导为副组长,宣传部、监察局、环保、国土、发改、畜牧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养殖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畜牧局为牵头单位,从畜牧、环保部门抽调16名业务骨干成立办公室,统筹全市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各乡镇(街道)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构,构建市—乡镇—村(社区)三级工作机制,实行养殖污染治理的网格化管理。 (二)健全工作机制。按照“治旧控新、堵疏结合、监管并举”的原则,出台工作方案,明确17个部门和37个乡镇(街道)工作职责,制订了分阶段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要求通过三年的连续治理,实现养殖生态环境根本性好转,推进养殖产业提质升级的目标。并建立了工作例会、绩效考核、季度考核与点评、挂牌督办、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 (三)营造浓厚氛围。多方式全方位宣传发动,组织召开全市性大会4次,分季召开治污点评会;编发宣传手册15万份、治污工作动态手册10万份;出动巡回宣传车辆50天次。通过《浏阳日报》、浏阳电视台、浏阳交通频道等媒体报道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动态,印发乱丢乱弃和经营病死猪肉案件查办情况通报到各养殖场(户)。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公布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热线电话、打击乱丢乱弃及经营加工病死畜禽有奖举报电话,接受咨询和举报,营造全社会参与养殖污染治理的浓厚氛围。 二、注重多措并举,提升治理成效 针对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中“养殖户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养殖污染治理模式与技术不新、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采取“深入宣传、分类指导、综合防控、挂牌整治、联合执法”等多项措施,将治理触角深入千家万户。 (一)加强分类指导,推广治污模式。一是加大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培训、服务及支持力度。全市37个乡镇街道举办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培训班120多期,培训 4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万多份,现场指导3000多人次,制作治污技术光碟3套。二是全面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引导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环保节约型饲料技术,提高畜禽饲料利用率;使用益生素、酶制剂、天然中草药,应用分群和分阶段饲养,提高饲料转化率,推广“干清粪,勤打扫,少冲栏”等措施,减少粪尿中氮、磷及重金属元素含量,实现饲养管理环节污染减量。三是筛选治污技术模式。经实地调查、实践对比和邀请有关专家现场指导,总结推介了三种养殖污染治理模式:即新五丰永安分公司等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采用工业化治理模式,建设大型沼气工程、沼气发电、曝氧发酵、生物氧化塘和有机肥料加工厂等设施; 永安镇裕丰强等中小型养殖户采用“猪—沼—果(渔、菜)”或室外生物发酵垫料饲养等种养平衡综合治理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在葛家、普迹、枨冲等养殖密集区域的养殖散户推广生态平衡循环养殖污染治理模式,按照“改造栏舍、干清粪、处理废水”三阶段治污工艺,配合联系粪污利用渠道,力促种、养大户结对消纳粪污。同时,在湖南新康牧业生态养殖场开发运用生猪清洁生产、养殖污水发酵和多级深沉、后续生物净化等综合生态修复模式。全市已建设干粪堆积发酵池 4000立方米、沼气池10万立方米、沉淀池20万立方米,购置干湿分离机等污水处理设施40套、粪污专用运输车辆16台、沼液沼渣运输罐100个,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已基本建成工业化污水处理系统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二)完善监管机制,整体推进治理。一是建立养殖诚信档案。按一场一档原则,完善健全生猪养殖档案,对养殖生产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并将情况记录,实现全程可监管,从养殖场栏舍改造、生猪饲养管理等关键环节实现污染减量。在360个规模养殖场(户)悬挂公示牌,将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容量和定期清理制度、清洁生产工艺措施、最大饲养限量、监督责任人以及投诉举报电话等内容向社会公开。二是规范建场。设置新建猪场准入条件和审批手续,从源头上杜绝乱建、滥建和违建。同时,加强养殖场生产环保设施、设备使用与运行监管,落实排污许可,确保排污达标。三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