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苏市中考作文述评
2017年苏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原题回放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青年,最大的资本是敢于梦想、勇于前行。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青年人就该像常春藤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攀援,把青春的绿色铺满人生的征途。 请以“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命题透视 1.这是一道有出处的作文题。 无论是提示语,还是最后的作文题本身,都源自2017年5月3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五四之际致青年》。原文如下: 让青春因梦想而激扬。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青年最大的资本不是经验丰富、胸有成竹,而是敢于做梦、勇于试错。因一时挫折而灰心丧志,因身处逆境而放弃前行,甚至让享受和偷安在我们内心扎根,那青春何以为青春?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就该像爬山虎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向上攀沿,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 回过头来再看这道作文题中的提示语,不难发现:第一句话摘取自原材料中的第三句话;第二句话则源自原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只不过是将“爬山虎”换成了“常春藤”,将“攀沿”换成了“攀援”,在“征途”前添加了“人生的”这一修饰语。 命题材料选自权威媒体,且关注当下,这在苏州市中考作文命题中尚属首次。 2.这是一道机会均等的作文题。 中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尽可能地让考生享有公平写作的机会,要么大家都练?过,要么谁也不可能训练过。用这样的原则审视,“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这道题基本遵循了这一原则。 首先,这是一个纯青年人的话题,是为纪念五四青年节而表达的话题。大多数九年级学生还不会去思考纯粹的青年人的话题,不会去研究“青春”到底是什么颜色的,“青春”是不是“征途”,要不要用什么色彩去把这条“征途”“铺满”等。因此,这样的话题对考生而言相对比较公平。 其次,这是需要大胆想象,甚至对少数不愿意长大的孩子来说还需要有点臆想的话题。常识告诉我们,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往往会适得其反。但对于写作而言,我们不一定必须亲身经历所有的人和事,完全可以借助想象的力量,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完成写作任务,即文章的质量取决于你的思维能力、想象与联想能力。从这一点上说,这道题同样体现着公平。 3.这是一道富有鲜明导向的作文题。 这个要求有点高,但“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恰恰做到了。 旗帜鲜明的导向,体现在每一位参加中考的考生都必须做到“生命力最旺盛”,起码必须进入“生命力最旺盛”这样的情境中去思考和想象、再现和选择。要想写好这篇文章,考生必须首先明白“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青年人就该像常春藤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攀援”这一点。 旗帜鲜明的导向,也体现在思考的对象必须是“青春”,必须是人生中最旺盛的青年岁月,笔下所写必须是青年人及其所做的事。这其实是对文章选材的基本定位。如果非要写一个依然像青年人一样生命力旺盛的老者,尽管未尝不可,但细细揣摩提示语中的“青年”“青年人”等字样,严格说来是不够妥当的。 旗帜鲜明的导向,还体现在对“青春”的色彩定位上。“青春”必须是“绿色”的,而不能是“红色”“粉红色”的,也不可以是“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青春”的这条路,也不是一般的、短暂的、轻松的人生之路,至少是远行的路,甚或是艰难的“征途”。在这条又远又长且充满艰险的征途中,必须铺上“绿色”,而且必须“铺满”。如果星星点点、时有时无,都不符合题意。 评卷扫描 1.一些获得高分的作文,小作者往往语言基本功较好,显示出超出同龄人的文化素养。 例如,有一位考生这样起笔: 酬壮志,鹏翼扶摇山水一程华灯千盏升烟雨; 望千帆,跃马擎天繁星漫天风雪一更却高寒。 璀璨盛世,繁华如斯。花开正浓,心怎不念? 人生的征途上,纵然布满断壁残垣,但只要心宽、梦远,青春的绿色便会一路相随。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是三年初中学习生活的剪影。最后依然用整饬的语言收束全文,再次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文学才华: 我仿佛看见前方忽然开辟出一条宽阔的道路,铺满青春的绿色,溢满成功的芬芳。 人生有缘弥可贵,诗酒趁年华,哪敢忧? 岁月无期当自珍,天涯共回首,枉蹉跎! 这样的文章让阅卷教师赞叹不已。而要想写出这样的文字,靠的是平时的阅读,尤其是厚实过硬的积累。 2.相当一部分考生读懂了提示语,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寻找相似点,对接自己的初中学习生活。 这类文章,考生往往用三个小标题分别对应自己七、八、九年级的学习生活,希望以此给予阅卷教师一定的好感,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分数。 例如,有一位考生拟了“葱绿的叶儿,承载了希望”“葱绿的枝蔓,向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