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青年里居时期生辨误三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查慎行青年里居时期生辨误三则

查慎行青年里居时期生平辨误三则   关键词:查慎行;《敬业堂诗集》;陈敬璋;《查慎行年谱》;黄宗羲;查崧继;杨雍建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摘要:陈敬璋《查慎行年谱》认为:查慎行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师从黄宗羲,查父不许其学习举业,而他南下从军是因为家境贫困。考察相关史料和诗文可知,《查慎行年谱》的观点是错误的:查慎行师从黄宗羲当在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年),他十九岁以后父亲就允许他同其弟师从叶伯寅学习举业,并逐步走上科举的道路;查慎行从军也并非被迫之举,而是他不甘心终老田园、寻求功名的主动选择。   中图分类号:K2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11)01-0131-04      查慎行(1650-1727)是清代著名诗人,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号初白。查慎行的《敬业堂诗集》卷帙浩繁,编年精审。有学者指出:“《敬业堂诗集》的最重要特点是在反映诗人一生方面所表现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具体性。……可以说,《敬业堂诗集》就是他的诗体自传,也可以说是一部年谱长编。”可见《敬业堂诗集》对查慎行的生平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论者显然忽略了一点,就完整性而言,《敬业堂诗集》缺少其青年时期的写照,因为查慎行在诗集付梓时,将“己未以前诗古文稿悉毁去,不欲以少作传世”。现今研究者的视线多集中于查慎行从军以后,而对其青年里居时期的研究,因无诗文参证,有着较多的讹误。本文将针对其中有代表性的三则。一一厘正。       一、查慎行师从黄宗羲的时间       陈敬璋《查他山先生年谱》云:“(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年)从姚江黄梨洲先生学”;《清代人物传稿》亦云:“(康熙)二十一年,著名学者黄宗羲来海宁北寺讲学,查氏从其门下,博及子史诸书,对经文奥旨,深得体要,渐归通贯”。据此,查慎行师从黄宗羲的时间为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秋季。   史传中对查慎行师学黄宗羲有如下记载:“少受学黄宗羲,治经邃于易”(《清史列传》),“少受业于姚江黄氏”(《昭代名人尺牍小传》),“少受学于余姚黄宗羲,于经邃于易”(《国朝耆献类徵初编》)。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时,查慎行已经三十一岁了。史传中记载其此时“少受学于黄宗羲”,似乎显得牵强。事实上,查慎行此时刚刚结束从军生活从黔阳归来,又在第二年十月匆匆赶赴南昌编撰《西江志》。期间有一年的家居时间,但此期间的诗集《遄归集》却只字未提师从黄宗羲一事。因此这一观点值得怀疑。   关于黄宗羲来到浙江海宁讲学的时间,《海宁州志》有记载:“(黄宗羲)康熙丙辰至海宁,前令许三礼戒邑中士大夫,胥会于北寺,听其讲学。”对此,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记载:“岁丙辰二月,余至海昌西山”。黄宗羲之子黄百家亦随其父来到海宁,与查慎行亦有交游,他做《送查夏重游燕京序》云:“余自丙辰春随家大人至海昌,已即授经于元岵张先生家。于今已阅四年矣,其间同志诸君子,推家大人之谊,不余鄙弃者,多有其人。要皆得之,四年中其为家大人之故交,而其后人,复讲世好,与余相亲爱者,则惟陈乾初先生之子敬之,查逸远先生之子夏重与德尹。”《送查夏重游燕京序》题下自注作于己未,也就是说从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春开始,一直到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之间,黄宗羲多次往还于浙江海宁,查慎行师从黄宗羲也当在此时。   黄宗羲《查逸远墓志铭》云:“嗣琏嗣琛从余游,皆有俊才”。这篇墓志铭作于康熙戊午十七年(1677),可见此时查慎行已成为黄宗羲的弟子。黄宗羲又有诗《九日同仇沧柱、陈子?ぁ⒉橄闹亍⒎段脑俺霰泵叛叵ё肘种练段那宥?篱》。时仇沧柱、陈子?ざ际芤涤诨谱隰耍?此事记师生九日出游。可见在康熙十五年(丙辰)查慎行已经师学于黄宗羲,是年,查慎行二十七岁。陈敬璋《查他山先生年谱》记载当误。       二、查父不令查慎行学习举业       黄宗羲《查逸远墓志铭》云:“逸远不令为科举干禄之学,而读书为诗古文,士林望风推服。”后来研究者多据此认为查崧继不许查慎行学习举业,出仕清朝。这一说法并不全面。   《查慎行年谱》记载:“七年戊申,先生年十九,读书武林吴山,从慈溪叶伯寅先生学。逸远公初不令习举业,至是始为隐括之文。”《仲弟德尹诗序》亦云:“十岁以上,五经四子书略成诵,先大夫不遽令习应举业,则与余退而学诗,即冠且娶,始从慈溪业师学为时文。”查父的“不遽令”不等同于“不令”。查慎行学习举业,参加童子试,不可能在其父亲不允许的情况之下。后人据此认为查父抵触科举,对清廷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显然有失查考。   查崧继一开始不令查慎行学习举业,是有其考虑的。查氏家族同明代政权的渊源很深,查慎行六世祖、高祖均在明朝担任要职。查崧继的父亲为明武库司主事,查崧继青少年时期即跟随父亲,并参加了抗清斗争。清军入关之后,查崧继同许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