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生不过一场烂花事
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 她爱诗,爱酒,爱春花秋月;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她写雨,写风,写悲欢离合。 岁月悠悠,如江水流逝, ?S花莫比美人瘦,美人不堪永世忧。 只有那文字珠玑,让人铭记。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她早期生活优裕,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她打下了文学基础。出嫁后,她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她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后,她境遇孤苦。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被誉为“词家一大宗”,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代表作有《声声慢》《夏日绝句》《如梦令》《醉花阴》等。 眉黛浅处花烂漫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i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是一个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的才学之士,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也是官宦世家出身,是宋朝著名宰相王??之女,文学修养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李格非为人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据《宋史?李格非传》记载,他在担任郓州(今山东郓城)教授的时候,因为俸禄太低,郡守想让他多兼任一些职务,好多拿些薪水,却被李格非拒绝了。后来他在江西上饶做官,当地有个道士妖言惑众,骗取钱财。一次那道士的车马正好与李格非相遇,李格非竟然命人将道士从车上拖下来,痛打一顿后驱逐出境。李格非精湛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文学创作实践、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清正刚直、疾恶如仇的个性都对李清照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父母虽然疼爱女儿,但是却教女有方,从不溺爱娇惯。平时,父母对李清照要求极其严格,只要女儿稍微违犯了家规,他们轻则批评,重则斥责。他们规定李清照每天黎明起,早晨朗读背诵,中午讲解诗书,下午作文答对,晚间写大字,间或作画、下棋和游戏等。 相思与闲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会里,能遇到志趣相投、情意相合的美满姻缘,对双方来说都是十分幸运的。李清照十八岁那年,与比他大三岁的大学士赵明诚结婚。他俩志趣相投,特别是对金石书画都十分痴迷。婚后,他们一同去大相寺逛庙会,买回中意的碑文字画,相对展玩咀嚼,废寝忘食。李清照为了协助丈夫搜集文物,日常生活十分节俭,“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翠羽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一次,看到一幅南唐著名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李清照夫妇爱不释手,但卖画人执意要20万钱才肯出手,李清照夫妇实难筹集,只好将画留在家中把玩两个晚上,然后还给了人家,两人为此怅然若失了好多天。 李清照曾作《醉花阴》一词,赵明诚读后,赞叹不已,却又想胜之,便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最后写出词五十首,其中夹杂李清照的词。写完后,他叫人评鉴。友人品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忙问是哪三句。友人回答后,赵明诚不禁哑然,原来是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欲语泪先流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公元1127年,位于宋朝北部的金国长驱直入,攻占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社会的不安定,使沉醉于幸福家庭,畅游于学术研究、文学海洋的李清照被迫走出书斋,踏上了流亡之路。 公元1127年3月,赵明诚的母亲郭氏在江宁(现南京)去世。当时,做官的人的父母去世之后,要“守丁忧”,官职也就被免掉了。于是,李清照夫妇就到江宁奔丧。当时整个国家的形势非常危急,奔丧的同时还带有逃难性质。他们知道山东迟早要落入金人手里,面对家里的大量文物,经取舍后,“尚载书十五车”。此后,李清照没有随丈夫赵明诚南下江宁,因为“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于是,她去到青州料理这些文物,还有其他的一应家物,等到来年开春的时候,再用船运到江宁。就在这一年的12月,处在动荡时局中的青州突然发生兵变,李清照锁于屋子里边的文物几乎都化为了灰烬,李清照拼命抢救了一些非常珍稀的字帖等文物,其中包括赵明诚花费了20万钱从东京章氏人家购买来的《赵氏神妙帖》。后来李清照乘船南下准备过镇江时,又遭遇强盗抢掠,她依然想方设法怀抱着这幅字帖逃过劫难。对此,《金石录后序》里都有详细的记载。由此可见,他们夫妻对文物都有共同的喜爱,不仅有很强的档案意识和文物保护意识,而且还有强烈的责任心。 生当作人杰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