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莞地方历史文化融入中国现代史纲要教学刍议
东莞地方历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刍议 【摘要】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大多数课堂不受重视、被动,东莞经济发达,商业气息浓厚,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忽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可以更好地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地方历史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251-01 “东莞建城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拥有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①将东莞地方历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可以更好地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本文试从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将东莞地方历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一、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现状 (一)知识点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导致课堂教学呈现不受重视、非常被动的局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之一。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认识国情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信仰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使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该教材高度概括、凝练,所涉内容时间跨度较大,而课程分配的学时又不足以让学生全面详细地了解教材内容。”②加之教材的很多内容与高中、初中的历史课教学内容重合,所以很多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兴趣点低、少,产生学习疲倦,课堂教学呈现不受重视、非常被动的局面。 (二)市场经济大背景环境下,学生的功利心浓厚导致课堂教学呈现不受重视、非常被动的局面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容易滋生拜金等功利主义的心理。大学生作为普通大众的一员,自然不能避免这种风气的影响,很多大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以是否对我以后工作帮助的大小来确定一门课程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课程,不能对学生的就业或以后的工作产生比较直接或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这种标准之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难免会受到部分甚至很大部分学生的冷落,自然课程也就不被重视,学习非常被动。东莞经济发达,商业气息浓厚,有更多的学生热衷中于各种社团活动和兼职,理论课的学习重视不够。 二、东莞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 东莞丰富的历史文化,主要体现在他不仅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更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拥有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过,在很多国人的心目中,东莞更多的是“世界工厂”、“文化沙漠”等称谓,就连很多东莞的本地人,对于很多历史文化也是陌生的。挖掘东莞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效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东莞、热爱东莞,激发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热情。东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历史遗迹和文物、历史人物、丰富的民俗文化等方面。 (一)历史遗迹和文物 被称为“千年莞邑”的东莞,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东莞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岭南文化特别是广府文化最早的孕育地,不仅有代表岭南文化的源头的蚝岗贝丘遗址、南社古村落文化和可园岭南画派,而且有东莞各地至今盛传的粤剧文化、龙舟文化、舞狮文化,都是岭南文化的标志性元素。蚝岗遗址距今约5000年,是东莞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是人们了解史前文化,展示东莞远古文明的重要窗口。南社古村落建于南宋初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村内古建筑众多。古建筑群落保留了比较完整的明清文化,也是考察早期珠三角地区水乡居民生活状况的鲜有的依据,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可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是岭南画派重要策源地和岭南近代花鸟的摇篮,是广东岭南文化的策源地之一,也是东莞城市文化的灵魂。 东莞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17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写下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抗日根据地,万千东莞儿女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英勇战斗,浴血捐躯。更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以“敢为天下先”著称的东莞人,团结奋进,顽强拼搏,在东莞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的神话,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东莞的发展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 (二)优秀历史人物 东莞真可谓人才荟萃,英才辈出,曾诞生或居住过许多可歌可泣、彪炳千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