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魏慧墓志考
东魏慧光墓志考 【关键词】东魏;慧光;墓志;昭玄寺;僧官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摘要】东魏《慧光墓志》志主慧光即《续高僧传》卷22所载惠(一作慧)光。该志的出土,不仅解决了一代高僧慧光生活的确切年代,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佛陀入洛阳这一关系到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事件。此外,慧光署衔“昭玄沙门大统”,说明《隋书?百官志》关于“昭玄寺”及北朝僧官的记载并不完全准确。 慧光是北朝律学大师和北方《地论》师南道系的创立者。作为一代义学大师,他著述丰富,门徒众多,历经魏齐周以迄隋唐而影响不衰,在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其著作大多散佚,目前仅有《华严经义记》卷一的片段因收入《大正藏》卷85而得以保存[1]。在这种情况下,发现有关他的新资料无疑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近年新出土的《慧光墓志》葬于东魏元象元年(538年)五月,因其内容关系到慧光的生平和北朝佛教史料的若干空白,我遂搜集资料,略做考释如次。 一、墓志录文 该志现存正定墨香阁,系藏家于2002年夏购入,卖者称出于河南安阳北郊。志为青石质,无盖。志面作不很规则的正方形,纵50~50.5厘米,横50厘米,表面列棋盘格,共25行,满行25字,全文575字。除面极平滑外,其他部分整治均不甚精细,如背面錾痕粗糙,厚薄不一,左下角因崩落而仅厚4.5厘米,其余部分最厚可达6厘米。该志出土后已碎成数段,经拼接比勘,原文脱落而可识处以“[ ]”标出,但仍有第9行第15字,第13行第15至17字,第14行第9、17字无法辨识(图一)。其文曰: 魏故昭玄沙门大统[墓]志铭」 法师字慧光,俗姓杨[氏],中山卢奴人也。道性出自天然,悟玄彰于」龀岁。童龄践法,栖心妙境,奉禁持律,犹护明珠;戒行冰洁,若兹水」玉。而每岩栖谷隐,禅诵颐性。栖林漱沼,味道为业,幽衿与妙理双明,」悟玄共冲旨俱远。十二幽宗,靡不苞(包)究;三藏秘义,■(罔)不该揽。内」外敷演,法音满世,凡在轮下,咸成巴首。是使寰中义士望玄风而云」驰,日下缙英寻妙响而影萃。德音随年而弥高,声价与运而俞(愈)美,」德标缙林之中,望盖□儒之上。故能仰简帝心,请为戒师,纲纪」缁徒,动成物轨。清直之操,金石未足□其坚;秉理弗亏,威形(刑)莫能」易其志。是使慧水浊而更清,道纲翳而复显。虽安、肇业盛秦乡,生、」观名播宋域,准德方仁,岂云加也?且延遐算,永兹法猷,而迁变理」恒,终同生灭。春秋七十,寝疾不救,以元象元年岁次戊午三月庚」申朔十四日癸酉,在于邺京大觉[寺]□□□世。灵山丧宝,法宇摧」梁,门徒崩号,痛结罗□,终日悲恋,泣等熙□,[于]是天子哀至德」之长沦,悼灵音之不永,乃遣黄门侍郎贾思同宣旨吊慰,赐赠」斋施。墓夫悉逾恒式,所谓善始令终,存亡佩宠者也。十七日丙子[2],」道俗虔送,迁窆于■(豹)祠之西南。四部望高坟而殒涕,学徒抚幽泉」而长悲。徘徊顾慕,莫之能返。乃相与刊之玄石,永兹泉堂,庶灵音」妙趣,千载而弗朽。其辞曰:」 寥寥玄门,■(实)诞伊彦。高排世网,超升物先。赞幽扣微,无藉不练。体」明三空,神鉴七见。光诠渊猷,敷阐冲则。群盲启悟,迷徒晓或(惑)。元名」其能,焉测其德。化备当世,声周远国。道懋曩哲,德逾时贤。高步紫」阁,谈幽语玄。纲纪缁众,芳响流传。皇衿降眷,朝仕祗虔。业也难」留,迁光掩辉。缁林摧柯,法网■[3]维。玄素同泣,匠徒齐悲。敬刊玄石,」勒铭题徽。」 根据文体及上下文,可以推断出第9行损字应作“比”或“况”。志文称志主字慧光,俗姓杨,中山卢奴(今河北定州)人,幼年出家,佛法精深,曾为东魏孝静帝授戒。元象元年三月十四日卒,享年七十。十七之后即五月二十三日辛巳或二十四日壬午,信徒们将他葬于邺都西门豹祠之西南。因为生前因缘,孝静帝特地派遣黄门侍郎贾思同致奠,一来告慰亡灵,二来示以优宠。按,贾思同字士明,齐郡益都人,太常贾思伯弟,《魏书》卷72、《北史》卷47有传。思同通经学,迁邺后,除黄门侍郎,兼侍中、河南慰劳大使,与志文正合。此外,思同还与国子祭酒韩子熙并为侍讲,授静帝《杜氏春秋》。以此身份临丧,足见慧光生前名望之高,地位之重。 志中“童龄践法”一句,若断为事实,慧光出家时应当是七岁。然而,古人运用“童龄”、“弱冠”、“而立”等年龄代称的时候,往往只是泛指,而非精确的数字。所以,还是将其理解作“幼年出家”为妥。 二、慧光其人 宋元藏本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22有《惠光传》,传文颇长,且有弟子事迹,谨录其本事如下: 释惠光姓杨氏,定州长卢人也。年十三,随父入洛,四月八日,往佛陀禅师所从受三归。陀异其眼光外射如焰,深惟必有奇操也,苦邀留之,且令诵经。光执卷览文,曾若昔习,旁乐传义,穷诸幽理,兼以剧谈谲诡,态出新奇,变动物情,时谈逸口。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