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疫性害虫美柏肤小蠹形态特征及危害.docVIP

检疫性害虫美柏肤小蠹形态特征及危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检疫性害虫美柏肤小蠹形态特征及危害

检疫性害虫美柏肤小蠹形态特征及危害   摘要:美柏肤小蠹(Phloeosinus cupressi Hopkins,1903)分布在加拿大、美国、巴拿马、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无分布记录。对美柏肤小蠹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危害、与近似种的区别、饲养方法、检疫方法、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介绍,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防止该虫传入中国。   关键词:美柏肤小蠹;形态特征;危害;检疫   中图分类号:S7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6-1320-03   美柏肤小蠹[1,2](Phloeosinus cupressi Hopkins,1903;异名Phloeosinus nitidus Swaine,1924;Phloeosinus blackwelderi Blackman,1943)属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海小蠹亚科(Hylesininae)皮小蠹族(Phloeotribini)肤小蠹属(Phloeosinus)。该虫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寄主木材调运,近距离传播主要靠成虫迁飞扩散。   在加拿大、美国、巴拿马、澳大利亚、新西兰,属内形态上与美柏肤小蠹近似的重要种还有Phloeosinus pini Swaine、 Phloeosinus serratus LeConte、 Phloeosinus canadensis Swaine(北美肤小蠹)、Phloeosinus scopulorum Swaine、Phloeosinus hoferi Blackman、Phloeosinus punctatus Le Conte(刻点肤小蠹),主要区别是美柏肤小蠹鞘翅斜面第二沟间部无颗粒,雄虫第一沟间部锯齿仅限于端部(图1)。随着中国进口木材的进一步增加,该虫有潜在传入的危险性,要引起足够重视。   1 形态特征   1.1 肤小蠹属的特征   体型短胖,触角棒扁平细长(图2),前胸背板表面平坦,鞘翅第一沟间部和第三沟间部上着生大齿和颗粒。雄虫额凹,雌虫额凸。   1.2 雄成虫鉴别特征   体长2.5~3.6 mm,长宽比1.9∶1.0,体色黑褐色至黑色,鞘翅色较浅,通常暗红褐色。额中上部凹陷,表面光滑而有光泽,在凹缘上有个中等大小孤立的颗粒,在颗粒区两侧有相当大的刻点,在唇基缘上部有一个中瘤,表被短毛。触角锤状部长饼形,共3节,节间斜向,中间夹有黑色几丁质嵌隔,嵌隔起于触角一侧,止于触角中部,索节5节(图3)。   前胸背板长宽比0.85∶1,最大宽度在基部,两侧向前弓形收窄,前缘收窄成宽圆,在刻点间有许多细小点,鞘翅长是宽的1.3倍,是前胸背板的1.6倍,鞘翅两侧缘自基缘至2/3处几乎垂直和平行延伸,在翅后1/3处逐渐收尾,端缘圆。翅基缘突起,上有一列锯齿(每边约12个)、靠近外侧的锯齿略加大,翅基部刻点沟狭窄,中度陷入,刻点模糊下陷,沟间宽至少是刻点沟的2倍,在前缘第一、第三沟间部的刻点陷入最模糊,底面很粗糙。鞘翅斜面陡峭,弓曲,第一沟间部平坦,有稀少具刚毛的刻点,第二沟间部狭窄,仅上缘有2~4个粗齿,第三沟间部略高,约有8~12粒排列紧密而相当钝的粗齿。第五、第七、第九沟间部通常有3~5个小齿,表被成行短毛,不丰富,斜面毛粗短。   1.3 雌成虫鉴别特征   与雄虫不同的是额面隆起,近中有一中凹陷,从中凹陷到口上片有中隆线,表面密布粗颗粒。沟间部颗粒明显突起,较高,斜面第一和第三沟间部至端部通常有小齿,第二沟间部平坦无齿,略比第一、第三沟间窄,斜面表被丰富鳞片,鳞片长约小于宽的2倍(图4)。   2 肤小蠹属内主要近似种   肤小蠹属内主要近似种的形态及鉴别见检索表。   美柏肤小蠹及其重要近缘种成虫鉴别检索表   (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   1.中胸腹板位于基节间陡而突出;两性斜面第二沟间部生有颗粒;危害松属(Pinus spp.)和云杉属 (Picea spp.)………………Phloeosinus pini Swaine   中胸腹板扁平,倾斜或陡,但位于基节间不突出;两性斜面沟间部第二沟间部无颗粒(除P. serratus雌虫);危害柏科(Cupressaceae)………………2   2.雄虫斜面第一沟间部遍布锯齿……………3   雄虫斜面第一沟间部无锯齿或仅顶端有锯齿   …………………………………………………7   3.雌虫斜面第二沟间部具有1到数个小的圆型颗粒(偶尔无颗粒);雄虫斜面第一沟间部和第三沟间部生有大而向后弯的锯齿,位于第三沟间部的较小;体长2.3~3.7 mm……………P. serratus LeConte   雌虫斜面第二沟间部无颗粒;雄性斜面体变异,体形变异………………………………………4   4.加拿大和阿拉斯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