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高夏玉米单产几条关键措施
提高夏玉米单产几条关键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2-0066-02
洋口镇地处江淮平原,全镇7.84万人,面积126km2,总耕地6300hm2。全年玉米播种面积1270hm2,其中夏玉米1030hm2。玉米播种面积近几年变化不大。但单位面积产量随着各年气候的变化有一定的变化。
今年(2012年,下同)洋口镇农业服务中心承担了农业部玉米万亩创建项目,实施面积747hm2(11200多亩),其中含三个百亩以上的核心方。经过上级专家组验收核心方平均单产达767.0kg/667m2,其中有两成以上田块单产超过800kg/667m2,最高的单产达923.6kg/667m2。核心方之外的同品种常规方法种植的玉米平均单产为539.9kg/667m2。现根据洋口镇今年玉米万亩创建实施情况和近几年的试验和调查结果对影响我地夏玉米单产的几大关键因素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1.示范品种
苏玉19。
2.播种期
6月15-18日。
3.播种方式
两个核心方采用人工穴播(行距80cm,株距16cm,5211穴/667m2),一个核心方采用6行条播机-2BYQF-6气吸式玉米播种机机械条点播(行距80cm,株距15cm,5558穴/667m2)。机械条点播较易控制株行距掌握密度。
4.促进平衡生长
在玉米的生长前期和中期,去除特大苗和弱小苗,促进玉米平衡生长。三个核心方平均播种密度5321穴/667m2,经过去两头留中间,到最后平均留相对平衡一致的穗子4416个/667m2。
5.科学平衡施肥
采取一基两追施肥法,即基肥用量为48%高浓度复合肥40kg/667m2,两追是指在玉米3-4叶期追施苗肥,肥料品种以薄粪水加碳铵20-25kg/667m2或尿素15kg/667m2,在展开叶8-9张时重施拔节孕穗肥(也称攻穗肥),施48%高浓度复合肥50kg/667m2。
6.病虫草防治
在播种结束后用乙草胺化除一次,用吡蚜酮防治灰飞虱,6-7天一次,共2-3次。大喇叭口期用敌杀死+甲维盐防治玉米螟。
7.机械收割
三个核心方中,斜港核心方的全部,潮港核心方、双墩核心方的部分玉米采用福田麦客G25(自己改装)收割机收获。
二、影响夏玉米单产的因素分析
1.种植密度
不同品种对种植密度有不同要求,有的品种耐密,有的品种不耐密。在洋口镇超高产栽培适宜选用耐密植类型品种。我们在前几年种植试验和大田调查的基础上,发现郑单958、苏玉18、苏玉19、中江玉6号等玉米比较耐密植。其中苏玉19最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前几年洋口镇玉米大面积种植密度3580株/667m2左右,有不少面积玉米种植密度在3000株/667m2以下。由于密度偏稀,已影响到玉米产量的提高。我们经过多次试验,确定苏玉19品种种植4500-5500株/667m2为宜。这样的密度比原来增加500-1500株/667m2,可以增加亩穗数10-30%,虽然随着穗数的增多穗粒数略有减少,但单产随着穗数增加而明显增加。在具体选定种植地块时,坚持肥地稍密,瘦地稍稀;在问苗定苗操作时,坚持拔除个别特大苗和弱小苗,留下植株高矮,长相都差不多的苗。这样,玉米苗在田间能均匀一致生长,避免了大苗欺小苗现象,减少了植株的空杆率。
今年洋口镇万亩创建中,三个核心方平均播种密度5321穴/667m2、有效穗数4416个/667m2、每穗实粒数498.4粒、千粒重358.1克、理论单产778.2kg/667m2、实收单产767.0kg/667m2。核心方的平均播种密度、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理论单产分别
比方外常规(采用以前的常规种植法,下同)增加1815穴、949个、58.4粒、-1.6克、229.5kg。核心方玉米的穗数和单产分别比常规玉米增加27.4%、41.8%(增产原因除穗数增加外,还有因施肥等栽培措施得当使穗型增大,下文将作分析)。农民在玉米种植上有句俗语叫“不怕根连根就怕叶搭叶”。说的是玉米的行距可适当扩大,株距可适当缩小。据前几年的试验和调查发现,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要通过缩小株距,行距不能缩小,否则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不利玉米高产。今年我们在核心方把玉米的行距从常规的70cm扩大到80cm,株距从27.2cm左右缩小到15.7cm左右。据我们的经验,在这样的密度基础上,还可再适当扩大行距,缩小株距。采用大小行和等行等距均可。
2.播种期
以前夏玉米的播种期对产量高低没有明显影响。近年来我地玉米粗缩病发生对玉米产量有一定影响。如不及时预防,将减产一至三成,个别发病特别严重的能减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