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训练在提高人际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方案.doc

《团体心理训练在提高人际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团体心理训练在提高人际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方案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达人冰川主页——/Wgw11607PAGE 欢迎加入豆丁社区管理资料团队——/app/teamMessage/index?teamId=1979管理学资料精华 TIME \@ EEEE年O月 二〇一一年六月《团体心理训练在提高人际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方案许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团体心理训练在提高人际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研究方案许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课题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背景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来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由于多次的失败经验、错误归因、消极情绪等使学生经常遭受挫折,出现自卑、对人际不满等心理问题,最终造成人际自信心下降,即人际自我效能感低下。每当面对新的同学和新的朋友时,总是怀疑自己的人际能力而产生回避失败的动机。学生在与人交往时普遍存在羞怯心理、封闭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和孤僻心理等。由于处于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而郁郁寡欢,使学生难以体验到人性潜能发挥所带来的“高峰体验”。在较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学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探索的学校还不多,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人际自我效能感普遍低下,因此我们学校决定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选择研究学习潜能的重要方面——人际自我效能感。通过积极探寻团体心理训练在提高学生人际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的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为丰富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辐射周边的学校作出一些贡献。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以学生为本,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的心理教育目标,着重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让学生在团体中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正确归因等来提高学生的人际自我效能感,重建学生对自己能有效处理人际的自信心,提升自我肯定和自我价值感。2、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①研究中学生的团体心理健康状况,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心理状况进行科学的测查分析,找出影响学生人际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实际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使学生健康成长。②对个别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学会心理自助。另一方面,积累学生个案,为开展团体心理训练在提高学生人际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提供素材。③探寻开展团体心理训练在提高学生人际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的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为丰富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辐射周边的学校作出一些贡献。课题组织机构课题领导小组姓名性别职务、专业职称学历课题分工协助实验老师备注黄永津男校长中学物理高级大学本科心育的全面工作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郭浩基男德育副校长中学物理高级大学本科教师心育策划、研究张翔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曹炳南男德育主任中学地理一级大学本科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协助主持人开展工作叶静琴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林宏彬男团委书记中学美术一级大学本科课题主持人,负责开展学生大型团体训练刘艳梅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邱月玲女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大学本科个别辅导、小团体训练、心育渗透、撰写分析、总结报告彭燕飞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二)课题组其他成员姓名性别职务、专业职称学历课题分工备注张翔男级长中学语文一级大学本科协助课题实验相关工作校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成员刘艳梅女级长中学语文一级大学本科协助课题实验相关工作校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成员叶静琴女级长中学语文一级大学本科协助课题实验相关工作校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成员彭燕飞女班主任中学地理一级大学本科协助课题实验相关工作校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成员张小红女班主任中学政治一级大学本科协助课题实验相关工作校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成员三、关键词界定“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班杜拉(1977)最早提出的。他认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除了结果期待外,还有效能期待。所谓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良好的结果使行为被激活和被选择,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现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实际去实施那一活动。因此,他特别强调,每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对调节他的行为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期待结果固然是每个的理想所在,但力不从心之感却会使人对活动(人际)望而生畏,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我们所提的人际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处理人际关系的主观判断。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构成要素:1、是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能否成功处理人际关系的主观判断,即人际能力的自我效能感;2、是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