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曲家张平四考
曲家张生平四考 张?,字伯纯,号太乙、双溪渔人。陕西武功县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佥事。他是明代以康海、王九思为核心的北曲作家群体中重要的一员。著有《经济录》《太乙诗集》及散曲集《双溪乐府》。前两种于清乾隆时被陕西巡抚毕沅作为“违碍书籍” 查缴禁毁①,今已难以寻获。后一种散曲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对其评价甚高,曾题曰:“大雅元音郁昼霾,遗编净扫劫尘开。何年残月晓风里,带得琵琶铁板来。风语华言百不闻,□然野鹤与闲云。笠翁才尽苕生夭,关马以来树一军。”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但是,对于张?的生平,在有关著作中大都语焉不详。即便是搜罗明清文集、史传、笔记类典籍及年谱、事状、别状等较全面的《明人传记资料索引》中,也只寥寥数语。笔者不揣浅陋,勉为考索如下: 生卒年考 张?的生卒年一向无考,无论是明清时的地方志还是近代、今人的有关著作,均未见记载。唯其所著《双溪乐府》著有【北正宫#8226;端正好】《九十自寿》散曲一套,知他长寿;《续武功县志》卷四《人物志第七》言其“年九十一岁卒”,但未言其卒于何年。其残存的《双溪乐府#8226;跋》云: (前佚51字)石围棋。当是时也,志忘驰骛,景会幽便,人生取适,云胡不乐。乐而有言,言而成声。复命二青衣,教数童子被之管弦。然击壤之歌,非求脍炙;沧浪之咏,用畅性情而已。意之肤舛,词之芜谚,非所恤也。嘉靖丙寅五月望日双溪渔人。 嘉靖丙寅为嘉靖四十五年(1566)。《跋》当作于《双溪乐府》完成之后。笔者曾设想,如其于撰《跋》掷笔之次年――隆庆元年(1567)即逝,则其生年当在成化十三年(1477)。但康海为其父张儒珍所撰《墓志铭》②,记张儒珍生于天顺六年(1462),张?为张儒珍的第六子。十六岁已有六子,不能不令人生疑。 于是,笔者继续查考。从方志中查到如下几条记载: 《续武功县志#8226;建置第二》“教谕训导署”:“在学前街北。明嘉靖三十四年,教谕荆琨及邑绅士倡众捐修。万历九年知县曹崇朴移明伦堂旧堂西北旧基为敬一亭,辟门直堂。(俱见张?《重修庙学碑记》)” 《续武功县志#8226;建置第二》“在城镇”:“孙真人洞(有万历三十年张?碑记)。” 《陕西通志》 卷二十七《学校》“西安府”: “兴平县学:……成化十年知县王琮、弘治九年知县朱萱、正德间知县李应阳、嘉靖间知县孔完重修。四十年知县朱文增修,武功张?记。” 《陕西通志》卷二十七《学校》“干州”:“武功县学:正德十四年提学副使何景明、知府刘祥、知县冯玮增修,万历九年知县曹崇朴重修,邑人张?记。” 《陕西通志》卷二十九《祠祀》“武功县”:“关帝庙:在城南道西,明隆庆年重修,邑人张?有记。” 以上记载说明,张?归里后经常为当地的修建撰写记述文字,其中最晚的乃万历三十年为孙真人洞撰写的碑记。据此,则张?至少活到了万历三十年(1602)。设如他于掷笔的第二年即去世,则其生年应在正德七年(1512)。此时,其父张儒珍已五十一岁,育有六子,毋庸置疑。且《掖垣人鉴》记张?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三十余岁考中进士,毋庸置疑。不过,这终究只是“大约”的推算,未能找到确凿的记载。 幸运的是去年冬天我来美国后,终于在“中美百万册书数字图书馆”中发现了已被禁毁的崇祯版张?《经济录》的影像本。更令人惊喜的是,此书在贾鸿洙所作《经济录序》后,竟然“奉取誊录”了杨绍程所撰的《(张?)墓志铭》。杨绍程(1549―1617),字儒系,号洛源。陕西岐山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河南道监察御史、山西参政等职。他刚直敢言,曾在“国本”之争中,请定储位而被夺俸;又曾抗疏力争请罢对倭寇封贡。其事迹在《明史纪事本末》中,有所记载。这篇新发现的《(张?)墓志铭》中云: 公当嘉靖间为给谏,退而老于双溪之上。年九十有一卒。卒之二年是为万历庚子嘉平月十有三日,将归葬邑之焦阳,其孙杲步至?j,持状丐余铭,以余稔知公者。人言公受异人长生吐纳之术将不死,奈之何终归于尽也,乃其炳炳大节在人耳目,不可以无记述。……公生于正 德戊辰七月念有四日,以万历戊戌七月十有一日卒。 其中明确记载张?生于正德三年戊辰(1508)七月二十四日,卒于万历二十六年戊戌(1598)七月十一日。杨绍程既是张?的同乡,又是“稔知”墓主者,且为墓主之孙持其《状》,亲至岐山请铭,其所记,自是可信。至此,张?的生卒年当无可疑。而《续武功县志》“孙真人洞(有万历三十年张?碑记)”之记载,显然有误。 两个张伯纯 ―― 张?、张?Q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五十三章《散曲的进展》中提到:“集合于康、王的左右者有张?、史沐、张伯纯、何瑭、康??川诸人。”《全明散曲》中除收入张?的散曲外,还收入了张伯纯【北仙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