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徽文化精神助新时期家庭建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徽文化精神助新时期家庭建设

以徽文化精神助推新时期家庭建设   [摘 要]家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平台,家庭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是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有效途径。习主席新春团拜会上重提家庭建设,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将家庭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大力挖掘、充分借鉴和弘扬博大精深徽文化中的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做好家庭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家庭建设;家教;家风;徽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9 ― 0084 ― 02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现代文明的基础,是我们核心价值观的立足之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程中,众多民族的文化、智慧和思想,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世代相传,汇集成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血脉和灵魂。   一、徽文化精神对弘扬家庭美德、推进家庭建设的价值体现   地处安徽南部的黄山,也称古徽州,自古以来山灵水秀,人杰地灵,人文景观非常丰富,积淀深厚的徽州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浓缩和汇聚,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它不仅让我们品味着历史的悠远,感受到它的厚重,而且可以从中汲取精华,剔除糟粕,重新审视其现代意义和价值。徽州文化中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徽州社会的爱国爱家、和睦邻里、家庭和谐、人际和谐、族群和谐等精神对我们倡导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建设有许多借鉴之处,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与时代特征相联系,从而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力量。徽文化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其精神主要表现在:   1.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谐”的民族,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它既是儒家思想的最高价值标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谐精神在徽文化中也表现得特别突出。古徽州族人对和谐精神十分推崇与向往。如在族规中,就有着和睦相处的条文规定:在一些大户人家的厅堂上,要悬挂有写着“和合”字样的匾额;有的祠堂门板上雕刻有荷叶与螃蟹,只因取自“荷”与“蟹”的谐音,寓意为和谐,努力寻求家庭和谐、人际和谐、族群和谐。   2.爱国爱家的互助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徽文化,深深蕴藏着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爱国在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抗金名将岳飞在金人入侵,被迫南迁时,曾在徽州活动过,是徽州人心目中的英雄。岳母刺字的故事在徽州妇孺皆晓,岳母更是徽州妇女效仿的榜样。古徽州府所在地歙县城内的岳飞饮马槽,至今仍保存完好。歙县棠樾鲍家盐商修筑河堤、发放军饷,社会捐助,获乾隆皇帝恩准赐建“乐善好施”义字石坊。为国分忧,为民解难,其义举就是爱国之举,其行为传递着中华民族乐善好施,互助互济的友爱精神。   徽州人不仅爱国,而且热爱自己的家乡。徽商发达以后,大都投资建学校、修祠堂、护堤坝、建牌坊、修桥补路。都回家乡行善事,搞建设,热心公益事业,也因此造就了古徽州“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文风昌盛景象,而被誉为“东南邹鲁”,也因而沉淀了如此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徽州人爱家乡,不仅表现为回家搞建设,还表现在“互帮互助”上,在徽文化中,“互助”观念十分突出。经商成功的徽州富商在家乡买田置地,族田、义田所收的粮食,用于帮助族中无力劳作的鳏寡孤独和贫苦残疾的无依无靠者,徽州境内”八山半水半分田”,为了生计,成年男性劳动力大都外出,家乡劳动中劳力换工或以其它方式帮衬也是常有的事。另外,外出谋生的徽州人,结伴而出,以老带新,互相帮助,互相接济。只要有徽州人集中的地方,都建有会馆,它是徽州人交流信息的中心,也是徽州人在外的援助中心,正是这种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团队精神才使得徽商不断发展壮大。   3.明礼诚信的高尚情操   徽州人讲究礼节,祭祀之礼、年庆之礼貌、长幼之礼、师生之礼、夫妻之礼都有具体的规范与要求。黟县有幅楹联,“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贤书不可不读”正是徽州礼仪之邦的写照。“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徽商厚德待人,“以儒道经营”、“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是徽商的商业道德,信守“货真、价实、量足、守信”的八字原则,形成了一种儒商精神,树立了一代儒商形象,走向全国甚至冲出海外。而这种诚信精神在其它方面也不乏表现,现存数十万件徽州契约文书,涉及分业、创业、分家、分山、换田等,其有力证明了古徽州人以签订文书的方式,普遍诚信守约的高尚情操。   4.勤俭持家的淳朴品格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以孝悌文化为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