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代在西南地区因俗而治政策探析
中国历代在西南地区因俗而治政策探析 作者简介:郑孝巍(1989―),男,河南漯河市人,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近现代史(边疆问题研究)。 摘 要:西南地区是一个各民族杂居的地方,这一地区的设置一直是中央王朝非常重视的,如何处理好各民族的关系是历代王朝面对的重要问题。“因俗而治”政策的提出,既是继承前代的经验,又是为了适应复杂的民族形势而提出来的。这里对各个王朝对西南地区的因俗而治政策作一个简要的叙述和分析。 关键词:西南地区;历代王朝;“因俗而治” “因俗而治”的政策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是古代羁縻政策开始萌芽。从羁縻制度渐渐过渡到土司土官制度,不断向前发展。 一、羁縻制度的肇始和发展 夏、商、周时期的“因俗而治”政策,即要服荒服制,到周朝更为完善。要服荒服的规定就是允许边疆少数民族进行有限度的自治,我们能看到“因俗而治”的雏形。宋?蔡沈《书集传》云:“要者取要约之义,特羁之而已。”要服荒服制为后世羁縻政策开创了先河。 秦朝在少数民族地方的设置不称县,而称道。县“有蛮夷曰道[1],在其他较大少数民族、部落地区,实行属邦制来管理。到了汉朝,为了避高祖刘邦讳,把属邦改成了属国。秦朝征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之后,并没有废除“蛮夷邑君侯王”,仍然任命少数民族的首领实行统治。到了汉朝,为了避高祖刘邦讳,把属邦改成了属国。在《史记?骠骑列传》说:“乃分徙降者(于缘)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稍有分县,治民比郡”[2]。汉朝的少数民族的首领保持着很大的自治权,保持原来的制度、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国时期,蜀汉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3]之策。在地方机构设置上,在南中地区设置?降都督、把四个大郡改成七个小郡。同时“皆即其渠率而用之”,比如任用“执忠绝域”的吕凯为云南郡太守[4]等。到了西晋时期,中央在西南设置了南蛮校尉、西夷校尉、南夷校尉等,负责管理“俚”、“僚”和“乌浒”等众多的民族。凡是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都授予官职,比如“晋武帝时,以爨深为兴古太守”[5]。《南齐书?州郡志》记载:“部领蛮左,故别置蛮府焉。”东晋和南朝对西南少数民族的首领,授予王、侯、将军、刺史、太守等职衔和官职,作为中央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官理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因俗而治”政策继承了前朝的政策,为后世开创了更多的先例。 隋朝在西南地区设置了南海郡、龙川郡、高凉郡、始安郡、永平郡等二十余郡。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作为郡守、州刺史和县令。《隋书》记载:隋初裴矩奉诏巡抚岭南,平定叛乱后,“所绥集者二十余州,又承制署其渠帅为刺史、县令”[6],“承制署首领为州县官而还,众皆悦服”[7]。另外隋朝还大胆地将低级官员的任命权交给中央政府信任的少数民族首领。比如冼夫人被封为“谯国夫人”,允许她“开谯国夫人幕府,置长史以下官署,给印章,听发部落六州兵马”[8]。另外在对待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习俗上,从来不强迫少数民族改变自己的习俗,表现出很尊重各民族的习俗习惯,从心理上达到征服的目的。 唐朝在边疆地区创立了羁縻府、州、县的制度。唐朝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羁縻府州八百五十六个,还设立了边州都督、都护府。羁縻府州是根据部落进行划分的,“即其部落列置州县”。例如在西南地区设置的安南都护府。唐朝对羁縻府州的管理很少直接插手,都是任命当地首领对少数民族地区内部事务进行管理。少数民族的首领经过中央任命后,作为都督、刺史,世代传袭。因为其“利害情伪莫不习知”,又能为乡里所重,故朝廷可以“借补小官以镇抚之”,从而“坐而制服”边疆少数民族。唐王朝能够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势而制定和实施边疆政策,因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宋朝采取了“树其酋长,使自镇抚”的“因俗而治”政策。首先是设置羁糜州县。羁縻州县按各族的“种族”大小进行设置。其次是任命当地蛮夷首领为官,各少数民族的首领可以世袭其职。任用当地民族首领“通蛮情、习险?、勇智可任者”,封赏官职和爵位。景德三年(1006年),其王曩娑遣使乌柏等入贡,诏授曩娑为归德将军,乌柏等四十六人递迁郎将、司阶、司戈,等等。宋朝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羁縻府州县峒土官的承袭、权利和义务也作了规定。羁縻州县峒的土民没有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对土民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土官手里。在法制方面,对于少数民族的违法,按照各少数民族的习惯法进行处理。 二、土司土官制度的发展和消亡 元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方管理机构设置的更加严密。元朝根据归附的少数民族的地之大小与人口多寡,设置了土府、土州、土县。在《黔南职方纪略》载:“元代土官有总管、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土府、土州、土县凡七等。”在边疆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建设行政机构,是有元一代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创举。元朝选择任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质生产力赋能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docx VIP
- 博世:以文化为基因,提升领导力 – 博世高潜人才发展与教练文化.pdf VIP
- 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的筛查、评估和诊断指南(2025).pptx VIP
- GBT 29611-2013 生橡胶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pdf
- NB_T 20160-2021 压水堆核电厂不锈钢水池覆面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2025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电厂)三级安全教育考试题(附含答案).docx VIP
-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施工道路平面图.pdf VIP
- 2015办公用品采购表申请表做办公用品采购流程.doc VIP
- 例谈基于语篇分析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