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在韩国传播历史与现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经典在韩国传播历史与现状

儒家经典在韩国传播历史与现状   摘 要:中国的儒家思想对汉字文化圈影响深远。梳理儒家经典在韩国传播的历史与现状,从三国时期儒家思想传入开始,总结高丽和朝鲜时期对经典的接受,到对韩国目前经典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细致分析,提出文化不应是冲突的,而是融合的,“世界公民”是经典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儒家经典 韩国 传播 “世界公民”   中图分类号:K20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8-0073-0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汉语国际化进程中的跨文化冲突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培育基金“汉语国际推广中的跨文化冲突研究”(SXP2010-03);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传播与研究基地”资助   作者简介:李睿(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海外汉学研究。   王锐(1977―),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一、序言   目前韩国人的常用词中,“经典”有两种含义,广义的包括所有宗教的圣典经书,狭义的指称儒家思想的经书。不过,一般所说的“经典”是指以中国“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书,以和佛教经书“佛经”、基督教经书《圣经》区分。一般韩国人心目中会把经典之说和孔孟之说一视同仁,由此可见韩国人用词受儒学影响之大。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韩国历来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可惜到了近代,西学东渐,传统经典教育忽然消失,儒家经典也被埋没。最近韩国重视汉字教育及人性教育,但因种种因素,只重视汉字教育,而人性教育、礼节教育、爱国爱民教育等方面却有不足,无法达到教育本身的目的。许多韩国汉学家认为,为了文明的进步,需要重新检讨传统东方教育与现代西方教育的交流和融合。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中国儒家思想在高丽时代及以前的传播,之后探讨朝鲜时代的经典教育,最后指出儒家思想教育在当代韩国的传播问题及其走势。   二、儒家思想在三国及高丽时期   (一)早期经典的传入   儒家经典是什么时候传到韩国的?这和汉字的传播有必然的关系。虽有异见,各具理论,但是韩国语言学家一般认为汉字的传播可能在中国的战国时代后期,而流行在汉四郡时候。尤其在后期乐浪郡遗址(今平壤市贞柏洞),出土了竹简《论语》,其中364号墓出土了叫《乐浪郡初元四年县别户口簿》的木牍,初元四年是西元前45年,在竹简《论语》中,能看清文字的是《先进》《颜渊》两篇,其体制与内容和通行本《论语》大致相同。这很可能与汉武帝以来独尊儒术的政策有关。   高句丽灭汉四郡,建立独立国家,在中央“立太学,教育子弟”(《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小兽林王》),加以设立博士官,叫经、史、文词等(《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婴阳王》)。高句丽还设立了“扃堂”,这是一种民间教育机构,《旧唐书》说:“俗爱书籍,至于衡门厮养之家,各于街衢造大屋,谓之扃堂,子弟未婚之前,昼夜于此读书习射。其书有五经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春秋》《玉篇》《字统》《字林》,又有《文选》,尤爱重之。”可见,儒家经典在高句丽颇为流行。   关于百济的记录不多,可是百济是高句丽后裔所建立的,而且更接近于中国,跟山东半岛及辽西地区尚有联系,自然而然受到汉字及儒家经书的影响。《三国史记?百济本纪?近肖古王》说,“百济开国已来,未有以文字记事。至是得博士高兴,始有书记。”早已消失的这个“书记”大概就是用汉字记事的。   新罗较晚成立,距离也远,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比高句丽、百济晚一些,5至6世纪才开始用汉字。《梁书?诸夷?新罗》说,新罗没有文字,中国人要和新罗沟通,要经过百济,所以新罗朝廷决定直接派学生到中国去留学。当时唐朝的长安,有不少自新罗来的僧侣和高官子弟。《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善德王》9年(640年)说,“王遣子弟于唐,请入国学,是时太宗大徵天下名儒为学官。”新罗统一三国后,于682年设立国学,接受唐朝教育体制。《三国史记?杂志?官职》详细地说明新罗国学的教学内容,其中说:“教授之法以《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左氏传》《文选》,分而为之业,博士若助教一人,或以《礼记》《周易》《论语》《孝经》,或以《春秋左传》《毛诗》《论语》《孝经》,或以《尚书》《论语》《孝经》《文选》教授之。”由此可知,儒家经典对新罗政治和知识界所产生的影响之大。655年左右出生的薛聪“以方言读九经,训导后生。”(《三国史记?薛聪列传》)在韩国金海新罗遗迹里,又出土了《论语》木简。 后来以《讨黄巢檄文》名闻天下的崔致远(857年生),返国后大大介绍儒家经典,成为韩国儒学的鼻祖。   综上所述,汉字传到朝鲜半岛来一千年,儒家经典渐渐成为知识的重要部分,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