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家庭教育萌芽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家庭教育萌芽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张琼(1984-),女,湖北工程学院教育心理学院老师,研究方向:教育原理、教育管理。 摘 要:我国素称家教古国,家庭教育在我国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家庭教育的萌芽时期,家庭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均发挥了重大影响,其产生的背景、内容、形式等都为后世开辟了家学教育的道路,是我们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家庭教育;萌芽;现实意义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对家庭教育的解读也各有千秋,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及其他年长者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1] 一、中国家庭教育萌芽之背景解读 人类婚姻形态大约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杂婚、血缘婚、群婚、对偶婚及一夫一妻制。[2]这五个婚姻形态是由低向高逐步推进的,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相关的家庭形式,即血缘婚家庭、族外婚家庭、对偶婚家庭以及一夫一妻制家庭。而我国真正的家庭教育的起源是一夫一妻制家庭的确立。 1、杂婚阶段。处于杂婚阶段的原始群体,两性关系不仅同胞姐妹之间,而且也存在与父母与子女之间,这个阶段的群体尚无家庭可言。 2、血缘婚家庭。血缘婚家庭是人类发展史的第一个阶段。婚姻按辈分划分,所有的爷爷奶奶辈人都互为夫妻,爸爸妈妈辈的也互为夫妻,同样子女辈的组成夫妻圈。唐代李冗《独异志》卷三中写到“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怯。兄即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3] 3、族外婚家庭。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人群有了比较稳定的生活居所,不同氏族间的群婚开始盛行,族外婚起初并没有固定的场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女子开始有了固定的房屋,就出现了“走访婚”。陈第《东番记》中写到“男子“夜造其家,不呼门,弹口琴调之,女闻纳宿,明天径去,不见女父母。”久而久之,双方感情加深,男子就在女方家里长期定居,成为女方氏族中的一员[4]。由此走访婚逐渐演变为对偶婚。 4、对偶婚家庭。对偶婚家庭比族外婚家庭更进一步,但是还不是一夫一妻制。在对偶婚家庭中,每个男子在若干个妻子中有一个主要的妻子,反过来女子也是如此。这种家庭比先前的血缘婚家庭和族外婚家庭更有可能明确父子关系,也更有利于父亲与母亲对子女共同进行教育。 5、一夫一妻制家庭。对偶婚家庭形成了父子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父子关系融入了父权家长制,婚姻状态由对偶婚向了单偶婚过渡,开始了一夫一妻制家庭。[5]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男子在家庭中主导地位,将自己的财产传给自己的子女,而之前的群婚制家庭无法确立父子关系,因此必须改变原来的婚姻制度,实行一夫一妻制。《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是父权制中家庭教育的真实反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生孙,无穷溃也。”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得知愚公在率领子孙移山的同时,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到了身教和言教。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就反映着现代意义上真正的家庭教育已经萌芽了。 二、中国家庭教育萌芽之内容解读 相对于现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的内容而言,我国家庭教育萌芽时期的内容比较单一,但是它开创了中国家教内容的先河。 1、为官的知识。为官的知识是指结合官职来进行的教育活动,其对象是已仕的官生。据《史书-历书-集解》“家业世世相传为畴。律,年二十三,傅之畴官,各从其父学”。[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官员是属于世袭天官,所以为官的知识也世代相传。 2、天文历法知识。由于生存的需求,农牧业在当时就显的极为重要。天文历法是农牧业生产季节所必须的科技知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内容。《史书-历书》载,黄帝已建立了天文历法官:“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润余,于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是谓五官。”[7]黄帝为了考察星象和历法,建立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并归为五大类,命其为五官,五官根据自己各自的规律,不会产生干扰和混乱。《尚书?尧典》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8] 3、农业知识。农业在中国家庭教育萌芽时期也是非常普遍的家传内容。农业是我国古代人们赖以生存的产业。在我国古代农业知识是通过个人在生产实践中积累,并没有专门的教授农业知识的学校,因此家传的方式是延续农业知识最好的办法。周的始祖及其子孙是农业家传的典型,弃儿童时就爱玩种植游戏,长大后更爱钻研农业技术,“相土之宜,宜谷者稼樯焉,民皆法则之。”尧知道后,举弃为农师,封他于邰,号曰后稷,别名姬氏。[9] 4、手工业知识 手工业知识的家传在中国家庭教育的萌芽时期就更为普遍了,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