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泥腿法官”.docVIP

大山深处“泥腿法官”.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山深处“泥腿法官”   2014年11月5日早晨,重庆市城口县人民法院第一法庭门口。   一位老婆婆眼巴巴地张望着。   陈晓军掏出钥匙,走进法院。   老婆婆疾步上前,轻声问:“你是陈法官吗?”   “嗯,找我有什么事?”陈晓军转过身问。   “我要打官司!”老婆婆从衣服兜里掏出一叠皱巴巴的纸。   在第一法庭所在的修齐镇,人人心里都有个谱:遇到法律问题就找“陈法官”。   放架子   1988年,陈晓军通过招考进入城口县人民法院庙双法庭工作。   20岁刚出头的陈晓军意气风发。   刚踏进法院没多久,陈晓军就屡遇尴尬。   一次,陈晓军去村里送传票。   “传票给你了,记得来开庭。”陈晓军的语气硬邦邦的。   “不去。”村民白了陈晓军一眼。   “你不来,也可以缺席判决!”陈晓军涨红了脸。   “要判就判,关我屁事!”村民甩下一句话,走了。   陈晓军呆了。   跟着老师审判案子,看着村民们在法庭上争论不休,吵成一团,陈晓军竟插不进一句,不知所措。   更令陈晓军痛苦的是:村民法律知识贫乏,一点儿不懂法律程序。   “我赌咒,我绝对没有做过!”   “我发誓……”   “赌咒有啥子用,发誓又能如何,我们讲的是实实在在的证据!”陈晓军常被气得直跺脚。   村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沟通有障碍,陈晓军着实苦闷。   “那时候年轻气盛,不知道怎么和村民沟通,经常碰壁,吃了不少苦头。”陈晓军说。   摸爬滚打中,陈晓军学会了放下架子耐心倾听,让村民们把话说完,等情绪宣泄完了再沟通;宣讲法律法规“土话来土话去”,让村民们更认同。   同时,陈晓军也认识到法官不是个轻松活儿。   受委屈   “18000元,一点不能少!”   “简直是敲诈,多大点伤?最多给3000元。”   “算便宜你了,精神损失费还没算在里头呢!”   “你种了我的地,还没找你赔钱呢!”   …………   法庭上,王李两家怒目相视,剑拔弩张。   2012年5月,东安乡鲜花村王李两家本是和睦的邻居,却为争一小块土地发生口角,继而动手伤人,最后闹上法庭。   调解两小时未果,陈晓军决定先缓和王李两人情绪,分开调解。   陈晓军把王某拉到一边,掏心掏肺劝解。   “陈庭长,你是不是和李家人一头的,跟他们好些?”王家人看着陈晓军,突然说道。   “……”当头一棒,陈晓军无语。   像这样的委屈,陈晓军受过不少。   陈晓军在心里告诫自己:忍耐、克制。   “我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对事不对人……”调整好情绪,陈晓军锲而不舍。   最终,李某赔偿王某8000元医药费,双方握手言和。   “大家祖祖辈辈、子子孙孙都要生活在一起,双方心里没有疙瘩了才好。”   陈晓军知道:群众其实都是懂理的,只是顺不下那一口气,耐心听他们说完,很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身处基层法庭,陈晓军受理的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事情虽小,处理不好对当事人的影响就是一辈子。   所以,陈晓军做事总是事无巨细。   “就算再饿再渴,也不能在当事人家里吃饭喝茶。”   “就算再麻烦,开庭也要选在两家住户的中间或者村干部家里。”   这些小事情,在陈晓军看来,都是原则。   “把一碗水端平,村民才会相信你。”陈晓军说,“群众心中都有一杆秤,时间久了,百姓心中自然会明白。”   泥腿路   案子下了判决书,案子已了事没了,这叫“结案了事”。   只有把事情真正解决了,才能算“案结事了”。   在陈晓军心中,只有真正做到案结事了,才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这便注定了陈晓军花在路上的时间多于常人。   2013年11月,修齐镇大兴村一外出民工因公死亡留下的100万元赔偿金的分配,让原本其乐融融的婆媳两人针锋相对。   “我还有一个儿子要养,没有钱怎么办?”媳妇说。   “我就一个独儿,现在儿子去了,谁给我养老啊?”婆婆哭喊。   “你生病了,躺在床上动不得,是谁早晨天还没有亮就出门给你拿药治病。”   “农忙时,是谁一把年纪了,驼着背还帮你干农活带娃娃。”   “这些年男人在外面打工,你们不是一直互相照顾,相依为命吗?”陈晓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婆媳两人眼泪夺眶而出。   最终,儿媳拿出10万元给婆婆养老,双方和解。   案子结了,但事情还没有了。   陈晓军走了一个多小时山路,帮着把10万元钱存进银行。   “你每年就取利息生活,卡里头的钱留着做棺材本。”陈晓军把卡递给老人,叮嘱道。   城口县法院第一法庭下辖近1000平方公里,地广人稀,山高路远。   陈晓军经常挽起裤脚走在山间泥泞小路上,戴着草帽穿梭在毒辣骄阳下。   岚天乡30多户村民的房屋在某公司作业时震损,陈晓军每家每户走访,历时两个多月,帮村民们争取到了满意的赔偿。   60多岁的被告卧病不能下床,陈晓军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走了两个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