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鸦片战争中务实思想萌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鸦片战争中务实思想萌生

浅析鸦片战争中务实思想萌生   [摘 要]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战争中晚清官员先以“天朝上国”自居,当与英国侵略军正面交锋后,他们的思想却发生了转变,“天朝”思想逐渐趋于没落,转而用务实思想去应战。处在战争前线的浙江巡抚刘韵珂的思想转变极具普遍性和典型性,本文以刘韵珂的思想转变为例,反映当时社会统治阶层中务实思想萌生。从他们思想转变中我们可以看出,以务实思想去应对世界潮流才不会被湮没在历史中。   [关键词]鸦片战争;刘韵珂;务实思想   鸦片战争是中国千古未有之变,沿袭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受到了外来民族的强烈冲击。在这场战争中清王朝统治阶级先以“天朝上国”的姿态去应对“英夷”的入侵,转而又着眼现实,向“化外小邦”求和,签订《南京条约》。这种实思想的萌生于战争中御敌思想的重大转折。作为处在战争前线的浙江巡抚的刘韵珂,一开始对“英夷”持一种血战到底的主“剿”思想,而到了战争后期他又转向主“和”,他的思想转变必定经历了一个过程,而务实思想则萌生于其思想转变过程之中。以刘韵珂思想转变为例,可以反映那个时代的“天朝”御敌思想退却以及后来他们的务实策略。   一、沉醉“天朝迷梦”,积极备战   刘韵珂(1792―1864年),字玉坡,山东汶上人,历任徽州知府,云南监法道,浙江、广东按察使,川布政使等职。道光二十年六月初八日英国侵略军攻占定海。七月初八日,浙江巡抚乌尔恭额被撤职,以刘韵珂补浙江巡抚。   鸦片战争前期,刘韵珂是一个坚定不移的主“剿”官员,“1840年底,刘韵珂从四川赶赴浙江新任时,打定主意要与‘逆夷’血战一场”。[1]这是处于那个时代统治阶层的本能反应,是沉醉于“天朝迷梦”中的对于世界的无知。刘韵珂采取了各种应战措施,积极备战。   (一)沿海设防,禁止与“英夷”贸易   刘韵珂认为英军“船坚炮利,若在洋面接仗,是以我所短就彼所长,总以勘择要口,修筑炮台,制造巨炮,严密防守,方为第一要策。”[2]刘韵珂修筑土墙、炮台,安装“巨炮”,以此来应对英国侵略军的攻击。在伊里布被撤职,裕谦主持浙江军务期间,刘韵珂热心参与定海、镇海防御工程建设,“在金鸡山东北修筑土堡,安设大炮;在镇海城北和招宝山威远城背,堆积沙袋;在甬江口塞以大木桩,使英军舰难以直闯。”[3]刘韵珂采取这些措施积极应对英国侵略军进攻,对自己的防御工事充满着信心,这是一种处于闭目塞听的“天朝”下的官员所具有的一种自我优越感。   除了修筑防御工事,加强沿海的应敌能力之外,刘韵珂主张禁止与居于定海的“英夷”贸易。刘韵珂认为“定海为通洋适中之地,英人已筑炮台、开河道,经营一切。彼或饵渔,盗为羽翼,其患非小。浙江为财赋之区,宁波又为浙省菁华所在,宜预杜觊觎。”[4]刘韵珂认为“英夷”在定海修筑炮台,“开河道”,设售卖洋货的商铺,其有久居定海之心,为了沿海的安全,为了保护浙省菁华宁波,刘韵珂指出,禁止与定海的“英夷”通商,以此海疆可以趋于安宁。战争已经持续了数月,作为“天朝”大吏的刘韵珂似乎还没有弄清英国侵略军此次远征目的,“天朝”官员不能够“识时务”,使作战方略的制定缺乏现实可操作性和实际性。   (二)坚定主“剿”信心,斥责主“抚”言论   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初八日,接到擢升为浙江巡抚之诏时,打定主意要与“英夷”血战到底的刘韵珂对那些一直倡“抚”的官员则是毫不留情。在刘韵珂到任浙江巡抚职位时,道光帝派主“抚”官员伊里布为钦差大臣赴浙主持攻剿事宜,伊里布家仆张喜曾记录下一些伊里布与“英夷”谈判时所说的话,伊里布道“我们办事,必令你们下的去,亦必令你们回得国,复得命。你们办事须教我们下得去,教我们奏得大皇帝,教我们大皇帝下得去。”[5]他的话表明了他对待“英夷”的态度。而伊里布这种主和的态度,为当时的刘韵珂所不容的,他对他这位顶头上司颇有意见。十一月,刘韵珂上奏道光帝“请饬令浙江大臣伊里布,就近确查夷情,随时密咨广东,以期筹划妥善。”[6]刘韵珂借助道光帝的权威对伊里布施加压力,对伊里布进兵“逆夷”之事进行敦促。由于伊里布一直采取缓进兵的策略,对“英夷”采取“谄媚”,此后刘韵珂“寻诏斥伊里布附和琦善,罢去,以裕谦代之。”[7]刘韵珂弹劾伊里布的“媚外”,是其主“剿”决心的不游移,表现出了他身为“天朝”大吏维护“天朝”体制,维护“天朝圣威”的职责之所在,这是他还没有见识到“逆夷”的军事力量之前有失之于现实的盲目。沉醉于“天朝”的浮华,务实思想则还没有提到议程上来。   二、由身居“天朝”转而求知于现实   在浙江战事节节溃败之时,刘韵珂见识到了“英夷”的强大作战能力,他的主“剿”思想开始发生转变,直至到上奏“十可虑”奏折,其主“剿”思想完全转变为主“抚”,务实思想在现实面前萌生。   (一)战事节节败退,主“剿”开始游移   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初二日,道光帝授裕谦为钦差大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