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生动课堂论文——初一语文李琳.docx

151生动课堂论文——初一语文李琳.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1生动课堂论文——初一语文李琳

浅谈“151生动课堂”下初一学生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初一语文 李琳摘要:我校实施“151生动课堂”教学模式已有四年之久,回顾这些年的教学历程,我深刻意识到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语文成绩好的同学往往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将在本文中根据自己的经验,浅谈几点方法。关键字:基础 思考 探究 拓展 课外阅读 习惯培养正文: 我校新课改实施已有四年之久,形成了较为成熟的“151生动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改变学生学习行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重在引导学生小组学习,做到独学、对学、群学,鼓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的能力。这种新课程改革下的学习就需要学生更充分的课前预习、上课更专注的思考与探究、清晰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拓展,而这些学习能力的提高都基于学生一升入初中就开始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现在我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粗浅地谈几点体会,以作引玉之砖。勤翻字典,重视基础今年是我第一次从初一上学期从头开始交学生,我才认识到基础字词(音、形、义) 对于初一阶段的学习是重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势在必行。我规定每个学生应配备“三大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三部经典工具书,养成不懂就查的好习惯;每个小组在学校至少有一本《新华字典》帮助完成课堂学习中的不时之需。学生借助工具书能把握生字的音、形、义以及重点词语的含义,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准确性,还使学生养成了独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深知字词的重要性后,在预习时,我便对学生有了几点要求:1、课后字词需要标拼音,2、课下注释中有的拼音需要标注在文中相应位置,3、完成导学案中预习案内的字词和解释,遇到生字新词定要查字典,要求尽量做到一字不错,教师定期检查,小组内同学互相督促。这样,时间长了学生遇到问题,就会自觉去翻字典,真是既提高了读书的质量,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后来结合班内举行的本学期课本汉字听写大赛,学生逐渐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以往对字典枯燥乏味的旧印象基本被扭转过来,特别是学习成果的逐渐显现,使他们真正从心理上开始接受,并尊敬起这位“无言的先生”来,养成勤翻工具书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学法引路,学会预习科学的学习方法是良好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例如我帮助学生总结出语文预习的方法:①读一读,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的音义;②读二读,重点赏析五句;③查一查,理解作者的生平,④做一做,试着解答课后的练习,⑤想一想,总结课文的中心,⑥问一问,还有什么疑难。书本预习结合导学案预习,可以更清楚的理解本课重难点,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去预习一篇又一篇的课文,久而久之,良好的预习习惯就不难养成了。当然,对于预习习惯的培养,还需要教师课上课下的检查督促,导学案的批改和课本上书写预习的检查在初一第一学期至关重要,再结合课堂上对于所学课文内容的复述和概述的提问,为后期良好预习习惯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出问题,善于思考 一篇文章,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的目的却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有的问题学生通过读书,能自行解决,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办?“151生动课堂”的教学模式给我们提供了最适宜的措施,采取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决。但学生初期接触这种上课新模式时,往往表现过于兴奋,较易出现说废话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课堂上的把控及探究问题的可实施性,探究题不宜过于简单或过于难答,应让学生都有话说、能多角度说。如在学《小圣施威降大圣》一文时,我就把本课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上,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人物有不同的喜好,即使对同一个人物的分析也各不相同,这就会形成激烈的讨论,在学生互相交流中又对自己的答案完善补充。学习本课时我又将写作手法设置成难点,《西游记》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名著,与作者精彩绝伦的写作是息息相关的,只要能掌握其中一种写作手法还怕作文写不好吗?以上两个探究问题一经提出,同学们迅速展开讨论,在热烈的讨论中,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思路和作者思想有了深刻了解。一篇文章有行文的重点,一篇课文有训练的难点,我积极鼓励并实施一定的奖励措施帮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善于依据学习的重难点而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另外,小范围的讨论,学生往往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不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学生提出“怪题”时,教师要善于引导,稳妥地处理,不能打击其质疑的积极性,熄灭其“灵感”的火花。 培养兴趣,积极拓展 兴趣是习惯养成的内驱力。没有对语文浓厚的兴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