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不是零售业惟一出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商不是零售业惟一出路

电商不是零售业惟一出路   时下,电商似乎成了日渐萧条的零售业的救命稻草,传统零售商一窝蜂地朝网络上挤,期望电子商务平台能拉兄弟一把。然而事与愿违,一些传统零售业跻身电商后,业绩并无多大起色。虽然020对很多传统企业来说是憧憬中的一座“金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家家都可以在此淘得金子,有时得到的只会砂子。   艰难度日   在过去几年中,传统零售百货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是人工费和租金成本一再上涨,另一方面是来自电商的冲击,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网上购物,百货店的服装、电子、家电类商品销售大受冲击。   作为商业消费风向标之一的北京市场,传统零售业日趋萧条。北京市商委的数据显示,2012年实体店客流明显下降,部分高端百货销售甚至出现负增长。下滑、亏损成为当前零售业的“关键词”,连最具抵御经济危机基因的超市业态也不例外。   超市中的沃尔玛、大润发、家乐福、乐购2011年在中国开店43家、42家、29家、16家。而2012年,沃尔玛、家乐福等新店开张寥寥无几,乐购还关了4家。高鑫零售开店计划也多半落空。   永辉超市、人人乐、步步高、卜蜂莲花等近30家零售商2012年的中期业绩显示,大部分超市企业利润下滑明显。永辉超市2012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28.75%;管理层动荡不断的l、蜂莲花的净利润下滑超过100%:人人乐更是曝出亏损5788万元。   从2011年开始,百货业的发展速度就开始慢了下来,到了2012年更是掉头向下。消费乏力加上网购冲击,“寒流”将国内百货的盈利能力“冻伤”。   以旧换新退出市场后,作为零售业中最受惠的家电卖场2012年开始格外冷清,甚至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客流量下滑、业绩滑坡、关店频仍。2013年中报显示,上半年苏宁、国美业绩降幅明显,其中国美净亏损达5亿元,同比下滑139.94‰这是国美8年来的首次亏损;苏宁净利润22.03亿,同比减少34.62%。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三季度,不同业态的零售业毛利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超市和便利店的毛利率15%~20‰百货店为20%,专业店和专卖店为20%-25%,而大型超市毛利率最低仅15%左右。即使是重点零售业企业,也没能摆脱业绩下滑的命运。2013年第三季度,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9.9%,增速较上半年放缓0.8个百分点。而在2012年第三季度,百货毛利率超过20%。   就连实力雄厚的娃哈哈集团,宗庆后的“零售梦”也遭遇了重大挫折。作为进军零售业的重大举措之一,2012年11月底,娃哈哈在杭州钱江新城开出第一家以欧洲品牌商品为主的娃欧商场,并宣称3―5年将在全国开设100家商场或综合体。但是,娃欧商场首秀即遭“呛水”。年底,正是网络购物的狂欢时节,但娃欧商场却是一片冷清。   即便是被迫走电商之路,传统零售业还是难以走出困境。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一份最新报告,2012年连锁百强中有62家“触电”,开展了网上零售业务,其中六成企业的网上销售额不足500万元,七成企业经营的单品数小于3000个,八成企业的日均订单小于5D0个。其总销售额不到350亿元,还不及京东商城一家。   “触电”烦恼   对于初涉电商的零售实体业而言,纵有三头六臂,也始终“干不过”老道的具有实际运作经验的电商,“触电”反而徒生诸多烦恼。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传统商业对网络全新的生态圈不熟悉。做生意最基本的概念在线上线下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电商强调的是创新和变化,而传统零售商重视的是程式化和执行力。线下凭门店,线上凭流量。线上零售最难的、也是最烧钱的地方就是拉客流。随着人口红利趋缓,用户获得用户成本直线上升,几年前几十元钱就能“捞”到一个用户,现在价格一路飙升到一百多元。   其次,是自力更生自创商圈还是傍大款借力第三方网络势力,需要传统企业认真惦量。如自力更生独立建造官方网站,自创商圈,需要投入大量的市场费用,几千万扔下去可能打水漂。这种模式投入大,风险也高,虽说一旦成功回报率很大,但未必每家传统企业都有这个能耐。自行搭建网络平台成本支出大,一般零售商根本承受不起。而如果借道第三方网络平台,也要受制于人,要交买路钱。零售本来就是微利,经不起平台渠道盘剥。虽然有的零售商把部分业务交给电商企业打理,但电商的短板在于部分物品未能得到消费体验,造成消费者上线看看却不“下单”。永辉超市、美宜佳便利店等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拓展,均未曾成功。京东与好邻居“耳鬓厮磨”了一年又“分手”。   再次,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传统零售商在线上并无价格竞争优势。电商之所以赚钱,一方面凭借流量,另一方面也是依靠价格。一般情况下,电商都是以一级批发价在网上叫卖,这种情势下,传统零售商在线上与电商争夺客户,一开始就处于价格劣势。在价格优惠到批发底线的电商面前,零售商在网上打价格战根本不是其对手。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