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牛恩德傅雷义女钢琴梦
牛恩德傅雷义女钢琴梦 现在静安寺机场航站楼所处的位置,过去有四栋英国式的小洋楼,建于上世纪20年代,主人是海上名医牛家两兄弟――哥哥牛惠霖和弟弟牛惠生。他们一个是英国剑桥的医学博士,一个是美国哈佛的医学博士,学成回国后,成为民国时期最著名的骨科医生、中国早期的著名西医,还是上海霖生医院和上海骨科医院的创办人、中华医学会的创办人之一,两人都担任过会长,在医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可惜他们在此仅住了十几年,先后都于1937年辞世。这四栋小楼里后来发生过很多事情,出了几位很有影响的杰出女性,其中一位就是著名钢琴家、牛惠霖先生的小女儿、傅雷先生的干女儿牛恩德博士。 对钢琴有特殊的依恋 牛惠霖在医学界的名声使他终生都极其繁忙,几乎没有星期天,长期的超负荷的工作毁了他的身体,以至于年仅49岁就病逝了。牛惠霖1937年去世时,小女儿牛恩德才三岁,牛恩德的大哥牛恩安也才十岁,牛惠霖之妻刘义基从此不得不既当母亲又当父亲,独自担当起抚养四个孩子的重担。 刘义基年轻时非常美丽活泼,喜欢唱歌,一心想当歌唱家。1922年她只身乘上邮轮,前往万里之外的美国留学。那时她举目无亲,是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的第一位中国女留学生。她主修社会学,业余喜欢弹四弦琴,还曾去俄亥俄州的奥伯林音乐学院进修声乐,让男朋友牛惠霖在上海等了两年。1924年她学成回国,婚后在基督教青年会工作,她非常希望能在音乐上继续深造,但是很快成为一个母亲的她,始终没有获得合适的机会,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她业余最大的享受就是听孩子们弹钢琴。她并不指望孩子们个个成为音乐家,但是要求他们要有音乐修养,她坚信音乐修养对一个人终身有益。 牛家的四个孩子在母亲的影响下对钢琴都有一种特殊的依恋,他们都喜欢去教堂的唱诗班活动。离她家不远的长乐路乌鲁木齐路拐角,有一个基督教的富吉堂(现在房子还在,只是被圈在华山医院的围墙内),是牛恩德幼年时的音乐乐园。她的大哥牛恩安更是其中的积极分子,每次从教堂回来,总是情不自禁地边弹琴边大声地唱歌,他对宗教音乐接近疯狂的热爱,使他最终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牧师。牛恩德的二哥牛恩健,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泡”在钢琴边,直到临终的那几天还在弹琴。比她大一岁的姐姐叫牛恩美,是他们兄妹中唯一继承老爸衣钵的人,上海医学院毕业后当了医生,但是当年她是带着一把小提琴去大学的,在学校合唱团或师生们联欢晚会的场合,人们总是看见她坐在一边担任钢琴伴奏。 牛恩德六岁开始与姐姐牛恩美一起学弹钢琴,最初教她们的是表姐刘彩贞,那是她们舅舅的女儿,中西女中钢琴科毕业后,一直在教人家弹琴。后来又跟著名钢琴演奏家盛茵和她的母亲沈显瑛老师学,她们母女也是中西女中毕业,沈老师不仅教弹琴,还教五线谱上的“蝌蚪文”,每次都有作业,要求很Uo她们还跟吴东律师的太太黄瑞贞学过琴,这是她们在教会里认识的朋友。在黄瑞贞老师的启发下,牛恩德渐渐开窍入门了,感觉逐渐自如起来,一天不弹琴就浑身不自在。 在她们10岁左右的时候,她们拜白俄犹太籍钢琴家拉萨洛夫为师,每周末由妈妈推着一辆自行车,她们前面坐一个,后面坐一个,去金神父路(现瑞金二路)的一栋公寓里学琴。拉萨洛夫在那里有专门的琴房,门口有一排沙发,上面坐着一拨一拨的学生,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法国香水味。老师一个小时辅导一个,尽管学费很贵,牛家的经济状况在牛惠霖去世后已经大不如前,她们还是坚持学了两三年,风雨无阻。 有一次她们随母亲去参加一个音乐会,看到一个叫王纪英的女孩琴弹得相当不错,一打听才知道,她父亲是开琴行的,与在沪的著名外同钢琴家很熟,王纪英是汉斯?贝尔先生的学生。汉斯?贝尔先生教琴有他的一套,非常重视组织学生们参加各种音乐会演出,极力把学生们推向舞台,甚至组织学生们到教堂里上弹琴,教学效果很好。于是她们立马转学,也拜到到了汉斯?贝尔先生的门下。汉斯?贝尔先生也是在二战期间逃到上海避难的犹太音乐家,德国人,他每周来生家教琴一次。在他的指导下,牛恩德、牛恩英的琴技进步很快。老帅及时地把她们推出去,推向舞台和赛场,让她们尽量多参加演出活动和比赛活动。比如每个月要去女青年会演出一次,每年还须参加一次正式的音乐会演出,以激励她们的上进心。很多年后牛恩德回忆这段往事时还对记者说:“我要感谢上海那位德国的犹太钢琴老师汉斯?贝尔,他使我逐渐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自觉地练琴、摸索,达到了头脑、心灵、手指的自然配合,逐渐地,将大量有代表性的作品,消化成为自己的音乐语言。”1947年,她们小姐妹在十二三岁的时候联袂在兰心大戏院开音乐会,在音乐圈里引起很大轰动,就是这位老师促成的。 她们的另一位老师是意大利犹太人富华先生,他那时在上海工部局的交响乐团担任指挥,业余教年轻人弹钢琴。由于这样的关系,牛恩德与交响乐团也熟悉了,甚至可以与他们合作演出。那个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