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涛笔墨研究对现当代山水创作影响
石涛笔墨研究对现当代山水创作影响
摘 要:石涛是我国清初成果丰硕的艺术家,同时也是颇为著名的美术评论家,无论是他的艺术创作或者是美学思想,都是十分有特色的,自成一家,不仅在当时已收到人民的普遍重视,即使在今天仍然是一份值得重视的艺术遗产。由于石涛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坚持了从正确的从物到感觉,主体和客体辩证统一的哲学,并用以指导自身的艺术实践,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一直坚持独创并在艰苦的摸索中做出成绩;石涛讲墨色生动与师法自然相联系。并且认为笔墨之法不单纯是绘画的技巧问题,而是艺术家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感相联系,因而明确指出,笔墨之法受控于心。本文试图探究石涛的笔墨世界并从中挖掘其对现当代山水画的影响
关键词:石涛;山水画;笔墨;当代山水
0 前言
石涛其人。石涛(1642~1707),清初著名画家。中国美学史上伟大的绘画美学家。俗姓朱名若极,明靖江王朱赞仪之十世孙,广西人。朱亨嘉于南明隆武时期自称“监国”于桂林,为忠于隆武政权的名将瞿式耜等擒获并随即押扑福州“幽死”。他即于此时由喝涛(大概是靖江王府的“内官”)背着逃至全州(清湘)湘山寺出家为僧,法号原济(日后亦作元济),字石涛,号则随各个历史时期境遇的变化而不断翻新,先后用过“小乘客”、“瞎尊者”、“苦瓜和尚”、“枝下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等数十个,以此表白身世、发泄苦闷和倾诉心曲。石涛擅长山水画和花卉画,笔墨奔放,不落窠臼,在画坛与弘仁、髡残、八大山人并称“四僧”。兼工书、诗和印,并精于园林叠石。有绘画美学专著《画语录》以及后人辑录的《大涤子题画诗跋》《清湘老人题记》等行世,对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1 石涛笔墨研究
(1)水画之笔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运用笔墨塑造形象,并以之作为语言来表达自己心目中的天地万物之美与理想之国。山水画是造型艺术,离开笔墨就无法表现天地万物的形态和神气。古人作画,有的人有笔有墨,有的人有笔无墨,有的人有墨无笔。并不是因为山川本来有笔无墨或者有墨无笔的有所不偏离,而是因为画家的秉性和对山川的写其形、摄其神的感受不同。
(2)蒙养对笔墨的影响。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的《笔墨章》提出:“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能受蒙养之灵儿不解生活之神,是有墨无笔也。能受生活之神而不变蒙养之灵,是有笔无墨也。”这其中,“蒙养”与运墨关系密切,“生活”与操笔关系密切。“蒙养”概念,主要本之于《易经》的蒙卦的卦辞和卦象的相关解释。根据《易?象传》的观点,蒙卦的卦形乃是山水之象。石涛更是根据“蒙”在《易传》可以指人,也可以指山水,在其他史籍中还可以指“气”或者“天气”的先例,讲《易》有关人生道德修养的“蒙养”(蒙以养正)论加以翻新改造。石涛一则画跋所述:写画一道,须知有蒙养。蒙养因太古无法,养者因太朴不散。不散所养者无法而蒙也。未曾受墨,先思其蒙,既而操笔,复审其养。思其蒙而审其养,自能开蒙而全古,自能尽变而无法,自归于蒙养之道矣。(转引自俞剑华标点注释《石涛画语录》附录“石涛题画选录”)
(3)生活对笔墨的影响。石涛旅居宣城的15年间,期间与书画社友人切磋琢磨,对敬亭山和黄山的纵情游览和深入观察,仰观云海之诡?俯察碧溪之幽秘,创作了许许多多的佳作。其中《黄山图》七十二幅最为能体现石涛这个阶段的笔墨特色。《黄山图》所画飞泉巨石,高峰巨壑,两片云海,松竹杂树,遍布山间,貌似荷叶皴又似披麻皴。以重墨勾后用淡墨复勾,然后加浓、淡墨点,远山用墨笔没骨写出,清雅秀润。正因为石涛胸中有丘壑,所以他此时的山水已经呈现出“笔无定姿”。据李?《大涤子传》载:石涛画《黄山图》七十二幅的时候,“笑而许之,图成,每幅各仿佛一宋元名家,而笔无定姿,倏浓倏淡,要皆自出己意为之,神到笔随,与古人不谋而合者。”现存的《黄山图》上,石涛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题诗:“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心期万类中,黄山无不有。事实不可传,言亦难住口。何山无草木,根非土长而能寿……”
(4)笔墨的内容。在这段时期,石涛亦提出“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的观点,(《山居图》提拔)意思是在山水画创作中,要充分调动画家的情感,将感情融入笔墨线条之中,灌气于艺术形象之中,使创作出来的山水画具有生气。可见,笔墨的运用与生活的体验是息息相关的。“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墨受于天,浓淡枯润随之;笔操于人,勾皴烘染随之。”用墨,并非为墨所用,操笔,并非为笔所操纵。有了生活,笔墨就能有了内容。
2 石涛对近现代山水画的影响
(1)师古人对现代山水画的重要性。石涛说:“我于古何师而不化之有”石涛一方面提倡画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不可以抛弃传统,要广泛学习前辈艺术大师的范作,务必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又提倡画家在师法传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13T 298.3-1997 结球甘蓝品种(系)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要求.pdf VIP
- 2025年新改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精编知识点 (背诵用).pdf
- 三菱FR-D740变频器使用手册(应用篇)-说明书.pdf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农村经济管理》形考作业三答案.docx VIP
- DB13T 298.3-1997 结球甘蓝品种(系)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要求.docx VIP
- DELTA台达ASDA-A2伺服驱动器使用手册.pdf
- 水工隧洞课件.pptx VIP
- 精益管理培训-拉动式生产方式.pdf VIP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pptx VIP
- (完整版)华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