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叶工艺流程
桂龙云剑名茶制作工艺流程
青锅——回潮——分筛——煇锅——簸片割末——包装
普茶制作工艺流程
杀青——揉捻——干燥
桂龙云剑名茶制作技术
桂龙云剑外形扁平光滑,挺秀尖削,长短大小均匀、整齐,芽峰显露,色泽嫩绿。
一、鲜叶的要求
1、鲜叶采摘标准
一级鲜叶采摘标准是一芽一、二叶,一般长度在 3厘米以下
二级鲜叶采摘标准是一芽二叶,芽长等于叶,一般长度在3.5厘米左右
三级鲜叶采摘标准是一芽二、三叶,芽短等于叶
2、鲜叶摊放
鲜叶采回后适当摊放蒸发一部分水,使叶质变为柔软。可节省炒制燃料,杀青易透易匀,形状易成扁平,避免产生红梗红叶。
鲜叶应摊放在蔑垫上或竹匾里。平均每平方米摊鲜叶2斤左右,互不重叠。摊放时间视天而定,一般6—12小时。
炒制设备
炒茶灶可分为电锅灶和五口灶,目前常用为电锅灶,锅直径56厘米,深24厘米,锅下市半圆形的电炉盘,内设220伏的三组电炉丝,总功率约4KW。
制造技术
分青锅——回潮——分筛——煇锅——簸片割末。
青锅包括杀青和初步做形两个作用。
每锅投叶量为3—5两。锅温为80—100℃ 时间15—20分钟左右。
手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抖,时间约1—2分钟,每分抖40—45次,动作要轻、快。具体手势是:四指并拢,拇指呈60°左右叉开。开始手掌向锅,蒋茶叶从锅中沿锅壁轻轻扒起,手掌急转向上,再徐徐撒抖到锅内,待茶叶萎瘪不沾手时渐渐改用第二种手势。
第二种主要是用抖、带、甩交替进行。时间约2—3分钟,手势由轻到重,稍对茶叶施加压力,使之逐渐成压扁后,再转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捺抓,茶叶加压后将茶叶沿锅壁徐徐搭上锅口,茶叶转入手掌。这时,手掌向上,在锅的正上方将茶叶从手掌两端徐徐抖入锅中约三分之一的叶量;其余三分之二的茶叶仍留在手中,以快速的动作,手掌转向锅底,使茶叶跟到锅底,对茶叶加压,再将茶叶打起,时间约8—9分钟,至八成到八成半起锅。
回潮过筛
将起锅茶叶薄摊竹匾里进行冷却摊凉后再盖上湿布回潮。摊叶厚度1厘米左右,时间约30—40分钟。用3.5孔/英寸手工竹筛和4孔/英寸过筛,将茶叶分面、中、底三种茶,再分别进行煇锅。
煇锅
主要是做形和干燥。煇锅量,青锅叶0.5—0.6斤。下锅温度为60—80℃茶叶炒到发热回软,开始吐露茸毛,即再增加到80—90℃,待茸毛大部分脱落、茶叶收紧、形状已达到扁平时降温到50℃左右。时间约为15—20分钟。
手法:以 捺、搭、推为主,后阶段用抓。
开始用搭、捺手势,炒制时,尽可能在手里多抓一些茶叶,使茶叶保持挺而扁的形状,进一步使水分均匀分布,促进茶条回软,这样搭炒5分钟左右即转入推炒。
推炒的目的是促使茶叶平整光滑,因此推炒要在茶叶柔软平滑又不刺手的情况下进行的。用力由轻到重,这样推炒15分钟左右,茶叶已基本定形即可转入抓炒。
抓炒的手势:四指并拢,并稍加弯曲,拇指张开,将茶叶尽可能多地抓在掌中紧紧地贴锅而上,迅速地随手跟上叶而下,并在锅中将茶叶整平继续上下运动,用力则由重到轻,直炒到茸毛脱落、形状扁平挺直、色泽淡绿,茶叶含水率在6——7%时即可出锅。
毛茶整形
用4孔、5孔圆筛分筛,筛面茶稍有长短不一的,再用2.5孔撩筛打头。各孔筛号茶簸去碎片和单片后按成品标准拼配级形茶。
5包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