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琴童父母一些建议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给琴童父母一些建议二

给琴童父母一些建议(二)   二、父母的角色   “我妈从来都搞不清自己的位置。”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亲口对我说的。当时在我的反复要求下,他的妈妈特不情愿地到我家客厅里去喝茶,等待孩子下课。而我之所以花了那么大力气把她请到客厅里,还要泡上一壶好茶,是因为实在受不了她在一边跟《大话西游》里的唐僧似的见缝插针地唠唠叨叨。比如,孩子哪个地方弹错了,她立刻像挨了烫般跳起来:“这个音、这个音,笨蛋,我都会了你怎么还弹错!”别说孩子,就是我都时常被她吓一大跳。又或者我问孩子某个问题,小家伙本来很配合,正在用心回想,妈妈却跟孙猴子似的“嗖”地跳起来:“不就是那么那么回事嘛,上次老师不是都给你讲得清清楚楚,你听什么了!”弄得孩子立刻萎靡下来,我也觉得大败其兴。等到我布置作业的时候,这个妈妈又不停地叮嘱:“好好记着,别又忘了,老师给你写的笔记也拿上,谱子装好别忘了。”说老实话,我至今都佩服这个妈妈旺盛过人的精力,她怎么从来都能做到跟刚打了鸡血似的那么兴奋?   当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然而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很多父母都搞不清自己的角色――在课堂上,孩子是绝对的主体,老师是唯一的主导,爸爸妈妈只是来陪着上课的,怎么老是搞不清自己的位置。他觉得老师讲得不清晰的时候恨不得替老师讲,他觉得孩子弹得不好的时候恨不得替孩子弹,那还要孩子和老师干什么,自己教自己弹琴不就行了!   我对这种情况非常反感倒不是因为我是老师,而是因为我妈妈就是那样的妈妈,小时候我为此真是大吃苦头。无论我做什么,她都用她成年人的智商鄙视我,明明我自己稍微动动脑子就能解决的问题,她却一秒钟也等不得要替我拿主意。最夸张的是一次她带我去看心理医生,无论医生问什么,她都要抢答,好像我的事儿她比我更清楚一样,最后医生火了,很礼貌地把她“请”了出去――那一年我29岁,博士一年级。   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能从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孩子的成长是他自己的事,你必须让他亲自经历这些过程,哪怕是错误,也要逐一经历,人才能长大,大人要做的就是不要让他们在这个过程里犯下什么不能挽回的错误,其他的,为什么不让他自己去感受呢。一个被剥夺做决定的权力的孩子,将来只能成为一个没主意的人,这个时候父母又要出来怪孩子没主意――就像我妈妈那样。   我曾经开玩笑地对一个孩子的父母说:“你知道为什么你的儿子总是没主意吗,因为你太有主意了。你看武则天有主意吧,所以她那几个儿子都没什么主意。”这是实话,至少就我的童年来讲是这样的。不管我有一千个主意还是一万个主意,最后都只能听我妈那一个主意,时间长了干脆自己就不拿主意了。我至今对自己的打扮毫无主见,就是因为从小在这方面必须完全听妈妈的话,现在的结果就是,一件衣服必须周围的人点头了,说行,我才敢穿出去。为了保险,我干脆只买那一个风格的衣服,永远不换样,因为对新花样我没主意。   有人说,女人是善妒的动物,世界上只有一个女人不会嫉妒你,那就是你妈妈。我觉得也不尽然。妈妈固然不会嫉妒自己的孩子,但很多时候妈妈在潜意识里仿佛很害怕孩子比自己聪明。因为人对权力有一种天生的欲望,而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女人来说,这种权力欲只能在弱小的孩子身上实现和满足。很多妈妈都特享受孩子无条件听话甚至是屈服所带来的权力满足感,尽管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比任何人都聪明,但又会不自觉地暗示孩子“你没有我聪明”,仿佛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永远听自己的话。如果让一   个孩子确信自己比父母还聪明,他怎么可能再服从父母呢。不知道那些特别喜欢替孩子拿主意的父母,潜意识里是不是有这样的逻辑。   其实武则天的儿子里也有有主意的,比如章怀太子李贤,可是武则天杀死了他,活下来还当了皇帝的是没什么主意,也可能是装作没什么主意的李显与李旦。做父母的当然不能杀死自己的孩子,但是,父母们是不是都在无意间想要杀死孩子身上那些有主意的部分,好让那些没主意的部分继续听命于自己?我们的生命里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无法根除的权力欲望呢?   三、我们对教材和教学的死观念   记得曾经有孩子对我说,想弹克莱德曼的《水边的阿迪丽娜》,我马上给他找来了谱子,孩子摇头晃脑地弹上了――弹得是不怎么样,但是很开心,我正想着,可以利用他对这首曲子的兴趣,刺激一下他做基本技术练习的欲望,可是我还没开口,孩子的父亲就很生气地说,你怎么能弹这种曲子,你得弹练习曲和正经的曲子――当然了,这其实是对我说的。   我不知道什么叫“正经的曲子”,莫扎特和贝多芬吗?流行音乐不正经吗,只有古典音乐才高雅吗?其实古典音乐也不过就是那个年代的流行音乐,只是因为经过了时间的筛选,淘汰了那些糟粕,因而显得平均质量比较高而已。在善加选择的前提下,让孩子弹奏他们喜欢的流行音乐,激发他们探索音乐的兴趣,有什么不好的呢?   还有教材。目前的钢琴教学在基本技术练习上普遍采用的是车尔尼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