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华芙蓉镇叙事艺术.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古华芙蓉镇叙事艺术

论古华《芙蓉镇》叙事艺术   摘要:长篇小说《芙蓉镇》是当代著名作家古华的代表作,发表于《当代》杂志1981年第1期,并于1982年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在当代文坛享有很大的声誉。本文对古华《芙蓉镇》的叙事特色进行研究,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语境等多个角度切入分析,指出古华的《芙蓉镇》的叙事艺术是不朽的经典,它不愧是作家古华一生中最具代表性、最有艺术成就的作品。   关键词:白描 叙事视角 叙事结构 叙事语境   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一、“浮雕式”白描的表现手法:   白描法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它要求画家只用白线勾描,不着颜色,不加渲染地勾画出物体的特征。《芙蓉镇》故事的起源在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一政治背景。因此,在表现了芙蓉镇整体的山镇风俗后,作者将目光投向了镇上的圩场。古华在对圩场的描写上十分注重,先从芙蓉镇街面的铺子入手,写芙蓉镇的“互赠吃食”的风俗,“三月清明花粑子、四月八蒸莳田米粉肉,五月端午包糯米粽子……金秋十月娶亲嫁女,腊月初八制腊八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王爷上天”,作者在整体的背景叙述上,从芙蓉镇――圩场――米豆腐摊子,镜头感十足。这种叙事艺术的特点是事无巨细、不厌其详,极其富有层次性,也给人一种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   二、灵活切换的叙事视角   1.全知型的第三人称叙事视角   作者在对芙蓉镇的全景描写和人物命运的变迁上,采用了全知型的第三人称视角进行叙述,如“就是骂人、咒人,胡玉音眼睛里也是含着温柔的微笑,嗓音也和唱歌一样的好听”,这种叙事方式的好处是直接向读者们展示了主人公们的客观生活状态,让读者们对主人公有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此外,作者还常常跳出故事之外,对故事背景、人物命运进行客观评述,如在秦书田与胡玉音的感情被人发觉之后,李国香命人用铁丝将胡玉音的乳房穿起来,对于这一段,作者写到“胡玉音发育正常的乳房,母性赖以哺育后代的器官,究竟被人用铁丝穿起来没有读者不忍看,笔者不忍写。”跳出了全书的故事,转而对上世纪60年代在中国发生的不公平事件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2.限知型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穿插运用   古华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真实反映了主人公的所思所想,带给读者强烈的观感,引领读者参与到书中人物的情感纠葛中来,这在对胡玉音内心情感变化的刻画上显得尤其突出。比如胡玉音对秦书田暗生情愫,当秦书田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将她搂在怀里时,作者刻画了胡玉音的内心矛盾:“难道还能谈恋爱,还可以有人的正常感情恨自己心里还有一把火没有熄灭!”这就分明不再是一个第三人称的旁观视角了,而是站在胡玉音的角度考虑:她爱上了秦书田,但是却不能爱他。文本采用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灵活切换的叙事视角,不仅对风俗民情和人物命运变迁进行全景式的展览,而且对人物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进行细致深入的刻画,表现了文本精湛的叙事特色。   三、表层与深层相结合的叙事结构   1.单线序列的表层结构   《芙蓉镇》的主要故事可化解为几个叙述句:1.人称“芙蓉姐子”的胡玉音在芙蓉镇上卖米豆腐,她和黎桂桂是夫妻;2.国营经理李国香嫉妒胡玉音并对其展开调查,侍机报复;3.文革开始了,胡玉音夫妇及其镇上的几个干部都受到迫害;4.黎桂桂被逼自杀,胡玉音和“五类分子”秦书田被罚扫街,二人产生感情,私定终身,秦书田被判刑十年;5.文革结束后,冤案平反,秦书田夫妇团圆,芙蓉镇一片欢天喜地。这五句构成一个基本单线序列:第一句是初始的平衡状态,镇上的人们过着和谐安定的生活;第二、三句是平衡被打破,由潜伏(李国香的忌妒)到显现(镇上人遭迫害)。这个序列的次序和环节(平衡――破坏平衡――新的积极性的平衡)是经典叙事作品结构的基本条件,一旦遭到破坏便会产生支离破碎之感。同时,故事中穿插了其他几个正面及反面人物的故事,使情节结构复杂化,从而给读者的阅读活动带来更多的乐趣。   2.以人物命运观照历史的深层结构   作者没有单一地讲述某一人物的命运,而是通过对社会各个阶层、魑魅魍魉的命运的刻画,展现了在那个时代的政治背景下人物命运的归属。全书一共有四章,每章有七节,每节都讲述了一个人物的命运历程。在第一章《乡镇风俗画》中,作者就分别用了一览风物、女经理、满庚哥和芙蓉女、吊脚楼主、“精神会餐”和《喜歌堂》、秦癫子、北方大兵来展现故事主人公胡玉音、李国香、满庚哥、王秋赦、秦书田和谷燕山等人的形象。然后,分章分节地对这些人物一一介绍。这种叙述结构的好处在于,通过时代演变和人物命运演变的同步进行,来反衬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下,不同人物所遭受的不同境遇,从而形成强烈对比,对针砭现实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四、多样化的叙事话语   1.通俗质朴的风俗描写   小说对芙蓉镇一带山区盛行的通俗歌舞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