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啼笑因缘弹词改编.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啼笑因缘弹词改编

论《啼笑因缘》弹词改编   摘 要:姚荫梅的《啼笑因缘弹词》是在原著基础上不断加工创作的产物。他凭借浑厚的艺术功底和生活积累,使其弹唱的《啼笑因缘弹词》与原著相比,在情节、人物塑造、矛盾冲突、心理刻画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丰富,篇幅增加了一倍,充分体现了弹词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啼笑因缘》 弹词 改编   ★基金项目:2012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现代弹词的嬗变与文本研究”(12ZWC013),“青蓝工程”资助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小说一经问世,读者反响热烈,而由文人陆澹庵改编的《啼笑因缘弹词》亦是“行销甚广,无线电听众,殆靡不人手一编,叹为佳构”。[1]据弹词艺人姚荫梅回忆,他在台上根据陆澹庵的改编本说唱《啼笑因缘弹词》时,台下的听众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捧着此书,因为这部书他是赶出来的,所以唱词不全,台下的听众对照文本后发现他唱错,便摇头,给他造成很大的压力。[2]从姚荫梅的经历可知,艺人仅根据弹词改编版《啼笑因缘》弹唱,是不能很好地满足听众的需求的。弹词艺人在书场弹唱,其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部好书,是弹词艺人与听众互相碰撞,不断打磨再创造的产物。因此,书场弹词记录成文,可以说是集体创作的成果。弹词艺人总是从听众中汲取有益的意见,对书目进行修改,以求迎合听众的喜好。由于演出场次的多寡也与收入相关,因此艺人在情节处理上往往会尽可能拉长,并且不断地修改自己的说唱底本,以求精益求精,吸引更多的听众,有时候一个本子甚至要经过几代艺人的精心琢磨,才能最终成为经典的传统书目。   姚荫梅的《啼笑因缘弹词》就是不断加工创作的产物。弹词艺人拜师学艺时往往学习某一部长篇,同时将其不断发展改进,在演唱技艺上精益求精,形成自己的风格,而创造一部长篇新书目,再把它说熟并让大众接受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需要一定的创作及改编才能。由于听众带着陆澹庵改编的《啼笑因缘弹词》来听书,给姚荫梅的说唱带来一道难题,于是他研读原著,改变唱词,与听客交谈获取有益的建议,并且亲自跑到北京天桥去体验生活,在说唱过程中不断修改,工夫不负有心人,“一九四五年,他进上海弹唱《啼笑因缘》,赢得了更大的声誉,从而闻名江南”。[3]他凭借浑厚的艺术功底和生活积累,使其弹唱的《啼笑因缘弹词》与原著相比,在情节、人物塑造、矛盾冲突、心理刻画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丰富,篇幅增加了一倍,充分体现了弹词的艺术特色,与小说相比,《啼笑因缘弹词》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叙事方式的改变   弹词艺术感染力的高下与弹唱者的技艺密切相关。弹词的技能有“说、噱、弹、唱”四方面,“说”即通过口语散文叙说;“噱”重诙谐,引人发笑;“弹”即用三弦或琵琶进行伴奏;“唱”则为演唱,唱词多为七字句韵文,也有十字句,或加三言衬字。弹词说唱故事的方法主要有叙事和代言两种,在叙事体的弹词中,艺人往往以局外人的身份全知全能地叙述故事,而姚荫梅的《啼笑因缘弹词》是代言体,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人物自报家门   代言体弹词的人物上场,基本是“自报家门”,有[引]、[白]、[唱]三段自道来历,与杂剧、传奇的开场套路相似。因此,弹词与戏曲也往往被相提并论。如刘豁公在为姜映清的弹词《风流罪人》作序时说:“弹词与传奇,胥为韵语小说之一种。然传奇古雅,弹词则以通俗为要义。”[4]而在姚荫梅的《啼笑因缘弹词》中,这一程式已经简化,但依然保持了自报家门的特点。以第一回《游天桥》为例:   (定场诗)清白世家数代传,书香承袭旧衣冠。进京求学兼游历,立身还需知识宽。(樊家树咕白)学生樊家树,浙江杭州人氏。先父在日行医,惜已亡故;堂上母亲健在,教子甚严。去年我中学毕业,今年命我上北京赶考大学。因此辞别娘亲进京,寄居在母舅家中。虽然母舅与舅母同往英国伦敦去了,且喜有表兄嫂照顾。今天是星期日,表兄嫂昨日去西山,要明日归来。如今我一人在家,不免有些寂寞了。[3]1   在这里,樊家树一出场,就将自己的出身来历向听众介绍得一清二楚。   (二)内容分角色演绎   在代言体弹词中,弹词艺人往往化身成故事中的生、旦、净、丑诸角色,分角色演绎内容,一个人唱一台戏,其叙事语气、叙事视角是限知的,如:   (樊家树白)刘福,今天下午我是想出去走走,你可以介绍几处好玩的地方,陪我去看看。(刘福白)好玩地方,我来想想看。表少爷!(唱[费家调])北京地方大非凡,吸引许多游客来。最有名北海、中南海,天坛、地坛、先农坛。风景区最多在西城外,颐和园、万寿山、碧云寺、玉泉山,万牲园里弯一弯,明朝皇陵有十三,八达岭长城居庸关。卢沟桥狮子知多少,乱七八糟数清难。(表白)北京人有句土话,“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意思就是“搞不清楚”。(樊家树白)刘福,你说的那些地方,上两个星期,表哥都陪我去过了。[3]3   在这里,弹词艺人的叙事者身份基本已经消解,主要由书中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