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中原更出彩西城答卷
让中原更出彩“西城答卷” 中原更出彩 西城添亮色 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最强音,一个地方总有一个地方的最亮点。如今,在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时代”,中国最强音浓缩成三个字就是“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出彩。 中原更出彩,漯河怎么办?今年8月29日,在漯河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漯河市委书记马正跃对此作出了高屋建瓴的回答,他说:“围绕富民强市、加快发展,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完善重大发展举措,以有力有效的举措,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为‘中原更出彩’作出漯河应有的贡献。” “中原更出彩,西城添亮色。”漯河市西城区党工委书记王涛的回答,更是铿锵有力。他说:“从2010年3月漯河市委、市政府作出开发建设西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抱着对历史负责、对漯河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抓建设、树形象,抓招商、促投资,抓项目、促增长,抓发展、惠民生,着力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中原更出彩,西城添亮色’的‘优秀答卷’。经过全区上下团结拼搏、克难奋进,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百余家企业相继落户,闽商大厦、电商孵化园等一大批项目正在抓紧建设,西城区已经从当初的一张白纸、一片空地困境中走了出来,呈现出了蓝图绘就、新城崛起的喜人态势,迈上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西城区必将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四射的‘高铁旁、双河上的中原水城、时尚之都’。” 深秋的漯河西城,花木依然冠盖如云,座座大楼犹如雨后春笋竞相破土而出,条条道路宽敞整洁,车站广场人流如织,城市群艺馆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月湾湖内,还有林立的塔吊、轰鸣的机器、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犹如一幅秀丽宜人的画卷,展现在记者眼前。 记者不禁感叹:在历史的长河中,短短4年,乃为沧海一粟,然而位于漯河107国道以西的西城区正在梦幻般迅速崛起,这是何等的速度、何等的气派!“沙河涨、澧河让、两河之间喝白汤”的顺口溜已成遥远的过往,如今,正经历一次更高层次嬗变的西城区,已悄然收获一份沉甸甸的数字―― 截至目前:西城区累计投入4000万元完成一期控规编制和城市设计,二期总体规划方案已初步形成;市商务中心区空间规划、控规及旅游发展规划已通过评审;签约项目近60个,签约资金达200亿元,其中今年前10个月签约协议资金达110亿元,中王集团、建业集团、浙江大丰、宇华集团、北京合信致润投资有限公司、郑州宇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已突破30亿元、市商务中心区投资达22亿元,闽商大厦、电商孵化园、畅园国际、天翼滨湖国际、建业西城森林半岛及投资50亿元的中王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项目全面开工,商务中心区雏形悄然显现;伴随着高铁开通、城区路网逐步配套,漯河市新的对外交通中心地位初步确立;月湾湖及湖中数码音乐喷泉已经建成并免费对市民开放,污水泵站、核心区域排涝水系已经匹配,北大附中竣工并已经招生,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城分院主体封顶,古城、胡庄、杨庄安置社区及学校、路桥、文化场馆正在加快推进……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发达的宜居区初步呈现,一座生机勃勃、独具魅力的新城区正在崛起,沙澧金融街、东方威尼斯的漯河新名片正在悄悄蓄势发力。 站位高,方能“一览众山小”;立于实,方能“高楼平地起”。回望过去4年来的开发建设历程,可以清晰看出西城区选择了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 抢抓新机遇 建设新西城 高铁建设送东风 2008年,京广高铁漯河段正式开工建设,一举打破了漯河西部原有的寂静。与此同时,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面对新一轮城市建设热潮,漯河怎么办?面对关乎全市发展大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决策,突破口在哪里? 作为身处中原腹地的内陆小城漯河来说,向南被行政边界所限、向北被沙颍河滞洪区所困、向东是产城一体的漯河新区,而城市向西“两河”自然环抱,环境优美、空间广阔,既有高铁带动,又生态宜居,是拉动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初步统计,启动漯河西部区域开发建设,可迅速膨胀城区人口20多万,辐射带动方圆约30平方公里区域实现城镇化,能够为漯河市“十二五”末实现“双百”城市目标(即建成区面积力争达到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力争达到100万)提供有力支撑。 凭天时、秉地利、聚人和。2010年3月,漯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科学谋划,作出了开发建设西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成立了由市四大班子领导任指挥长的高规格指挥部,拉开了西城区开发建设的序幕。 根据规划,西城区南依澧河、北枕沙河,东起107国道、西至规划安信快速通道之间约24平方公里。功能定位简称为“一区四中心”,即:漯河市商务中心区和新的商务中心、行政文化中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