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儿园老师扶贫日记笔记:扶贫之行,始于足下
幼儿园老师扶贫日记笔记:扶贫之行,始于足下 幼儿园老师扶贫日记笔记:扶贫之行,始于足下 XX年7月8日下午,山里天气凉爽,汤池幼儿园教师小分队在园长秦兴斌的带领下,一行驱车三十余分钟,前往扶贫联系点汤池镇阳山村、胡畈村进行扶贫走访。 一路上,他们看着这里的青山绿水,感慨着,若不是贫穷,这里会更美好。他们到达了阳山村、胡畈村村委会与当地村组干部进行接洽,在村里收集好贫困户材料,他们一一走访了十五家贫困户。 这里的贫困户各自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在忍受着贫困的煎熬。有的因为生病,有的是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自己也没有一技之长,几乎无法生存,有的子女都在外打工,自己独守在家又有瘫痪的老伴,家里的用具几乎算得上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东西。 他们一户户地走访,每一户他们都详细询问家庭近期状况,做好记录。乡亲们对他们的到来非常高兴,感谢到访的同时也迫切地希望他们能够帮忙解决家里的困难。老师们一边走访一边互相交流沟通,想点子,出主意,大家都热情满满。 扶贫入深山,真情撒人间 首先走访的阳山村。他们步行前往,在两户大房子的中间发现一户上个世纪的泥土房,这是正是秦园长的扶贫户邹纯宏家,走进家里,感觉无处下脚,家里养着几只鸡鸭,家里东西到处堆放。见到秦园长一行的到来,邹纯宏高兴的迎来,秦园长表明了来意,与邹纯宏详细的攀谈起来,交流的过程中,秦园长发现旁边有一本暑假作业,本能的翻阅了一下,并给孩子指出了几处错误,交代他暑假在家要不忘学习,不忘安全。看到家中的鸡鸭等家禽,秦园长又简单的和邹纯宏算起经济账,家禽养殖有一定的经济补偿,希望邹纯宏要坚定信心,努力生活,幸福的生活就在眼前。 甘做园丁,更甘做扶贫天使 来到最后一户,家住在胡畈村,是方慧老师的扶贫户许令菊。看到他们的到来,家里人都站起来迎接,端板凳、倒茶,真的感受到大山深处乡亲们的热情好客。在交谈的过程中,得知许令菊老伴生病(慢性病)住院,几个女儿在轮流照看,生病住院已经花费了家里的大部分积蓄,给家里带来了经济困难,方老师了解后,向老人家表示了慰问,希望老人家要坚强,要挺住,国家的健康脱贫政策不会忘记你们的,她急忙向老人家宣传“351”、“180”政策(351:贫困人口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两免两降四提高”等综合补偿后,在县域内、市级医疗机构和省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0.3万元、0.5万元和1万元,剩余合规医药费用实行政府兜底保障。180:实行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补充医疗保障,贫困慢性病患者1个年度内门诊医药费用,经“三保障一兜底”补偿后,剩余合规医药费用由补充医保再报销80%。),尽管老人家听得似懂非懂,但是方老师还是很耐心的讲解着,就像在学校和同学们讲课一样,经过详细的讲解,老人家就像小学生一样点点头,表示听懂了。 离开的时候,老人家拉着方老师的手激动的说到,“方老师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小姑娘,真心感谢你。” 这样,沿着下坡路离开了,虽然这段路距离短,但是我感觉很长。上车的时候,发现老人还在门口观望着,不知道是在看我们,还是在注视着什么。 扶贫结束后,看了一下微信运动记录,计数18565步,整个下午的走访,真正做到“走”访。 秦园长看到微信运动说了一句“扶贫之行,始于足下”,随访的老师们不由自主的遥望着远方,似乎看到了什么。(章建) 后记 扶贫路上偶遇“浮萍”,有感而发,“浮萍”,一种水面浮生植物,在水面上依赖水和水中的营养成分来生存,喜欢温气候和潮湿环境,忌严寒。“扶贫”不能“浮萍”,只漂浮于水面,要敢于沉到水下去,扎根固牢,不任水漂流,才能够做稳做好。 幼儿园老师扶贫日记笔记:扶贫之行,始于足下 XX年7月8日下午,山里天气凉爽,汤池幼儿园教师小分队在园长秦兴斌的带领下,一行驱车三十余分钟,前往扶贫联系点汤池镇阳山村、胡畈村进行扶贫走访。 一路上,他们看着这里的青山绿水,感慨着,若不是贫穷,这里会更美好。他们到达了阳山村、胡畈村村委会与当地村组干部进行接洽,在村里收集好贫困户材料,他们一一走访了十五家贫困户。 这里的贫困户各自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在忍受着贫困的煎熬。有的因为生病,有的是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自己也没有一技之长,几乎无法生存,有的子女都在外打工,自己独守在家又有瘫痪的老伴,家里的用具几乎算得上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东西。 他们一户户地走访,每一户他们都详细询问家庭近期状况,做好记录。乡亲们对他们的到来非常高兴,感谢到访的同时也迫切地希望他们能够帮忙解决家里的困难。老师们一边走访一边互相交流沟通,想点子,出主意,大家都热情满满。 扶贫入深山,真情撒人间 首先走访的阳山村。他们步行前往,在两户大房子的中间发现一户上个世纪的泥土房,这是正是秦园长的扶贫户邹纯宏家,走进家里,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