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 郭敬明 时代两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寒 郭敬明 时代两面

韩寒 郭敬明 时代两面   在刚过去的这个进口大片稀缺的暑期档,韩寒与郭敬明的两部电影不期而遇。大概买票看《后会无期》的人不会走进《小时代3》的放映厅,反之亦然。但韩寒和郭敬明并非背道而驰,反而越来越给人以殊途同归之感。实际上,两人共同构成了80后一代最具象征意味的两张面孔。这一代人如同他们笔下的角色那样,成长随着变革,理想纠缠欲望,曾经激昂,曾经张狂,曾经妥协也曾经彷徨。是的,这一代人中十之八九已经或者将要成为时代沉默的同流者,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显得独特而可贵。其实追逐自由或者浮华是每个人自己的事――重要的是,他们从没停下。   仅一年时间,《小时代3》已经是新导演郭敬明执导的第三部电影,在韩寒的《后会无期》面前,郭敬明似乎有理由成为“前辈”。有趣的是,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观众,甚至是他们自己,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在乎这个时间差,当两人碰撞在一起,可以算是暗合了很多网友潜意识里的娱乐话题。   韩寒与郭敬明这对文坛冤家,历经十余年的纠缠,总也脱不开关系。粉丝因他们鏖战对骂,而有关他们的“隔空对话”也常年被媒体拿来大做文章。当他们来到电影行业,除了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电影体验之外,对更多人来说,是一场演了多年的好戏的加持。   相遇之前:各自成长却殊途同归   对于很多偏科的80后来说,当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与其说是个作文大赛,不如说是一条“大学捷径”,让你能彻底摆脱那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焦虑感和紧迫感。不过,和大多数拿到录取通知书、直通大学的“新概念”获奖者有所不同,韩寒和郭敬明走的是另外一条路,他们选择文凭、直通市场。   在家学渊源和师出名门上,郭敬明很明显输给韩寒――首先,韩寒的父亲是上海市金山区文化馆的,并且是个很会起笔名的内刊编辑(韩寒就是他早年起的笔名);其次,韩寒的老师(模仿对象)是钱钟书、林语堂、梁实秋这些国学底子深厚的作家,他从一开始就选对了路子。在写作上,尖酸刻薄的韩寒也比“悲伤逆流成河”的郭敬明更有天分,虽然两个人出的书一样好卖,但是读者群还是有很大不同――就像男读王小波,女读周国平一样,韩寒的男性读者要比郭敬明多。   2000年,韩寒的小说《三重门》出版。这一年,郭敬明刚刚升入高三,是自贡市富顺县第二中学的学生,经常给杂志和文学网站“榕树下”投稿,毫无疑问,那时他们的目标都很单纯,无疑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靠版税养活自己。对于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靠版税养活自己。海明威说过:“你越写,越懂得写作。这是写作的唯一方法。”人生总是充满吊诡,十四年后,那个一鸣惊人的少年作家,那个收到10元稿费和一本样刊就激动不已的文学爱好者,却用两部热门电影证明了:“你越靠近市场,越懂得市场。这是赚钱的唯一方法。”两部电影分别是《后会无期》和《小时代3》。《后会无期》喊话“票房8亿起步”,《小时代3》导演保守预测“票房为3亿”。   成名路上:追求自由或者追求安全   李安说:“由内而外,大侠看起来应该就像文人。”(他真正想说的恐怕是,真正的大侠看起来就应该像李安。)这话倒过来却未必成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文人看起来都像大侠。但至少在“新浪博客”时期,韩寒离大侠圈的距离其实非常近,这点也是他与郭敬明最大的不同,后者从未试图靠近任何大侠圈,这个同样聪明的80后符号人物,考虑更多的可能是,买一间新办公室如何才能更靠近陆家嘴,靠近东方明珠。撇开抄袭疑云不说,在郭敬明最好的一本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中,这个来自小城自贡的年轻人写道:“一不小心就在上海住了半年,感觉日子过得跟飞似的。对面的建筑群是上海的骄傲,每一个第一次来上海的人总是会惊讶于这个城市的华丽面容。”而本帮菜韩寒眼中的上海却是另外一个样儿,在《像少年啦飞驰》中他写道:“我们的身后是南浦大桥,我们沿着中山东路,看着旧的上海,对面是东方明珠,一个外地人到上海总要费尽周折去爬一下的东西。我在上海很多时间,从没有到他的脚下看过,我甚至不觉得它宏伟。”   对上海的态度,折射出两人看世界的眼光有多么不同:韩寒始终在批判,他奚落老师,也奚落东方明珠;郭敬明始终在沉醉:这个世界如此美好,无论是水晶吊灯还是锦衣华服,都让他激动到眩晕的程度。尽管博客荒芜后的韩寒,走了一条和郭敬明完全相同的路:办杂志、接拍广告和代言、拍电影……两人似乎越来越像。不过,我们若仔细分析两人的成长道路和脾性,便不难发现,他们正好代表了人性的两面,一面追求自由,一面追求安全――韩寒代表前者,郭敬明代表后者。   “画风”不同:当名媛会所遇到搬砖工地   知名学者朱大可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把郭敬明与韩寒这两位知名度最高的“80后”看做是一个钱币的两面,“他们互为镜像,”“他拍电影,他也拍电影,大众文化形态一样,但双方价值观不一样,这是最大的区别。”   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从最开始,就主打小鲜肉演员阵容,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