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出城市建设审美误区
走出城市建设审美误区 摘要:中国的城市建设在很多方面走入误区。如果不尽快走出误区,势必在今后的大规模城市规划建设中严重影响到我国城市建设质量。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误区蔑视自然蔑视历史蔑视美。如果不去制止这种运动,那么中国的土地将受到极大地浪费和糟蹋,大有不可逆转之势。根深蒂固的“几种意识”是城建走入误区的主要原因。小农意识,赶超意识,错误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误区;小农意识;赶超意识;审美意识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正面临着更快更大规模的发展。但是纵观中国城市建设过程,在肯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城市建设在很多方面走入误区。如果不尽快走出误区,势必在今后的大规模城市规划建设中严重影响到我国城市建设质量。 一、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误区 (一)蔑视自然 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第一原则应该是尊重自然。而现在城市设计不尊重自然的现象很多,本来美丽的山林,却被无知地平掉了;本来非常动人的河流,却被残忍地裁弯取直,水泥灌底护衬,变成了人工河渠;好端端的粮田,一夜之间就被大笔一挥地划为开发区,然后又被撂荒。南方的城市非要建设极地馆,北方的城市非要建一个南国风情园。这实际上就是违背了天地和自然,天地给你的东西你没有好好利用起来,所以城市就没有特色。 (二)蔑视历史 任何一个城市,从形成到发展,都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必定会有大量的文化遗迹。但是在现阶段的旧城改造过程中,蕴涵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大量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历史文化街等遭到了严重破坏。这种破坏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实体上的破坏即扒倒毁掉。其二是保护性破坏即把残破的古迹建筑修旧如新,使之变成了假古董,这种破坏更为普遍,如北京正阳门的修复。 近些年来,国人对发展如饥似渴,中国几乎所有城市的景观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难以计数的有价值以及尚未来得及认识其价值的街区、建筑构成的独特的城市景观几乎是转眼之间就土崩瓦解了。对于每一座城市,我们都坚信它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灵魂所在。这个灵魂,是当地人和自然共处千百年后沉淀出来的精神。要停一停拆迁和建设的脚步,让历史在城市中延续。 (三)蔑视美 “千城一面”。城市规划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可是这些行业出现以后,并没有阻止“千城一面”的继续疯狂。几十年来,城市慢慢向周围扩张,旧城改造得轰轰烈烈,制造出崭新的城市,特色只有一个――千城一面。引进各种西方建筑元素的、说不清流派道不清风格的建筑被嫁接在中国大地上,再冠以洋名,什么“英伦三岛”、“塞纳花园”。南方北方的城市一样,东部西部的城市也一样。这样城市也就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罗列,“千楼一面、整齐划一”。不少城市街道两侧的建筑整齐划一,建筑群是一座建筑复制品的组合。不少城市要求商业街上的广告牌要统一尺寸,统一颜色,统一字体。 二、出现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 新的造城运动是一种粗暴而丑陋的态度,并没有把自然放在眼里,没有把历史放在眼里,忽视城市的审美诉求。如果不去制止这种运动,那么中国的土地将受到极大地浪费和糟蹋,大有不可逆转之势。笔者认为,根深蒂固的“几种意识”是城建走入误区的主要原因。 (一)小农意识 作为小农经济背景下产生的和适应于小农经济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小农意识本身并不应被褒贬,但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城市建设却祸害非浅。一是庄稼意识:只种庄稼、不种杂草;只有奇花异木是应栽培和维护的,对外国引进的草种视为“庄稼”(非自然非本土的),而对当地最具有特色的物种视为“杂草”(自然的本土的),其实这些当地草种是最具有适应能力和繁衍能力,因而最具有生态价值。二是好农人意识:勤于除草施肥,精耕细作,刻意于农艺之美。用花草堆成龙凤宝塔等形状在特定场合,为特定目的限量做做本无可非议,但在大街上、广场上大行其道,未免令人啼笑皆非。三是泥土意识:追求光亮和铺装的广场,摆脱与农作、农民紧密相联的“泥土”。瓷砖的泛滥使中国地域文化景观的多样性消失殆尽。而“土”恰恰是最具有生机和最为人所需要的。 原来是这样的杂草丛生(小农意识看不得杂草丛生),茂密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河流现在就变成了虚假的河道。原来是这样的杂草杂灌丛生的,那是真正美的生态的,我们现在都失去了。这是个非常悲惨的改变。我们的后代出不了诗人,出不了画家,为什么?他没有诗的源流,没有画的源流。这河流都变成水泥渠道了。长江、钱塘江,二十米高的水泥防洪堤岸,哪有诗情画意。好端端的一条钱塘江、汉江、松花江、长江、甚至海南省的大小江河,做了拦水坝已是大错特错,为什么两岸还非得要用水泥把它们捆绑起来? (二)赶超意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古人没有实现的理想,由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力增强而有了变为现实的可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