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设计.docxVIP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设计   XX资料《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设计   山东高密古城中学 邓美玲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与建立政权、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之战、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等。   2.过程与方法   ①能从积极和消极两个侧面分析澶渊之盟的影响,会正确评价的史实。   ②能正确认识与评价国内民族战争的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正确认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②理解岳飞抗金斗争的正义性。   ③认识到本时期民族政权间战争频繁,但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二、课前准备   1.收集“青牛白马”“黄袍加身”“杨家将”“岳飞抗金”等故事。   2.找出本课涉及到的几个政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杨家将的故事吗?在戏剧中反映杨家将的故事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呢?(学生回答:《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等)   那么,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事情呢?历史上这段时期的真实面目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翻开那个时代的历史画卷——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教师针对课题,简单介绍:“并立”指的是几个政权同时并存在中国大地上。这种局面长达300多年,在时战时和中碰撞交流,演绎了一段错综复杂的历史。 (指导学生看课本52页和54页地图,找出本节课涉及的主要政权名称)   学习新课:   第一阶段 辽、北宋、西夏的并立   教师讲授:契丹族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民族,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浪漫的传说,一个骑白马的英俊少年和一个乘青牛的美丽少女不期而遇,相互产生爱慕之情,之后结为夫妻,繁衍后代,成为契丹族的祖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契丹族兴起的历史。   (学生对照学案,自学“契丹的兴起”一目。)   (1)时间: ;建立者: (即辽太祖);民族: ;都城: 。   (2)辽太宗时,占领 ,从此,辽与中原的冲突加剧。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契丹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积极吸取中原先进的文化,为我国东北的开发做出了贡献,辽的势力一天天强大起来。随着幽云十六州的占领,为以后宋辽之间的战争埋下了伏笔。那么,这时中原地区的北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学生对照学案,自学“北宋的建立”情况。)   (1)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合称 。   (2)960年,后周大将 在 发动兵变,夺取政权。   (3)时间: ;建立者: ;(即宋太祖)民族: ;都城: 。      (4)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了割据政权,结束了 局面。   (学生讲述“黄袍加身”的故事。)   教师点拨:北宋建立后,为统一中国,对辽发动进攻,后用兵失败,宋辽开始了连年的战争。“杨家将”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历史上确有此事。人们为什么会对杨家将的故事津津乐道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查阅一些资料进行探究。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威胁东京。强敌压境,局势紧张,朝廷陷入恐慌。宰相寇准劝皇帝御驾亲征。结果北宋士气大振,打败辽军,之后,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   (板书:战→和(澶渊之盟))   (学生找出澶渊之盟的内容。教师鼓励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在澶州之战中,宋军完全有能力打败辽军,但在这种情况下和议,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请结合课本第51页动脑筋,谈谈我们应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呢?   (提示:从三方面展开讨论:对于辽;对于北宋;对于中华民族)   学生交流:   1.对于辽来说是安然脱险,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银两等,经济实力增强,这确实是意外的收获。   2.对于北宋而言,一方面,这是一个屈辱的和约,是皇帝贪图苟安的结果。从此,北宋政府威风扫地,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辽宋维持了长久的和平,使双方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   3.从中华民族的发展来说,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教师过渡:有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和辽谈妥不久,原来臣服于北宋的党项族又出现了状况。   (学生自学“西夏的建立”情况。)   (1)时间: 建立者: 民族: 都城: 。   (2)西夏连年与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后来双方议和。   (板书:战→和(宋夏和议))   教师点拨:西夏王元昊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双方议和后积极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西夏逐渐强盛起来。   教师过渡:正当辽、北宋、西夏在中原成鼎立之势时,在辽控制的东北地区,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