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学设计.docx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学设计  资料第一节 杠杆(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杠杆的分类,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的种类。  (2)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了解杠杆的分类方法;  (2)通过分类,了解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杠杆的分类  (2) 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的种类,理解省力、费力和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 F2l2)  二、杠杆的种类  从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杠杆平衡时,力与力臂成反比,所以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 当l1>l2,F1<F2,说明使用这种杠杆时省力。我们把这种杠杆叫做省力杠杆,如:撬棒,瓶盖起子,园艺剪刀等。  2、 当l1<l2,F1>F2,说明使用这种杠杆时费力。我们把这种杠杆叫做费力杠杆,如:钓鱼杆,缝纫机踏板,理发剪刀等。  3、 当l1=l2,F1=F2,说明使用这种杠杆时即不省力也不费力。我们把这种杠杆叫做等臂杠杆,如:天平等。  分类是物理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法,学生可以列举以前所学过的分类方法,如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等。在学习了杠杆的分类后,请学生尽量列举每种杠杆的实物。  三、杠杆的应用  分析生活中的实物,大家共同讨论这属于什么杠杆,它们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缺点?为什么做成这个样子。然后归纳:  1、 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但比较费距离。  2、 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本环节应当以开放性教学为主,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杠杆,大家共同讨论其结构,用途,以及是不是可以进行改进?  四、练习  1、如图,是用一根木棒在撬石头,这根木棒的特点有:①木棒不易 ;②能在力F的作用下围绕着 旋转。我们就可以把这根木棒叫 。  2、在上题中,我们从O点作一条MN的垂线,这条垂线的长度就是力F的 。  MN这条直线就是力F的 。  3、下列物体中不能看成杠杆的是( )  A、筷子 B、火钳 C、剪刀 D、橡皮筋  4、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如果分别用不同方向的三个力作用于杠杆的  A点,都能使图所示的杠杆平衡,那么最小的力是 。  5、生活中的杠杆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省力杠杆,例如 ;二是 ,例如 ;三是等臂杠杆,例如 。(把“钓鱼杆,跷跷板,瓶起子”填在“如”字后的横线上)  6、如图,图中轻质木棒AB可以看成一个杠杆,C点吊一重物,B点用绳子拉着,杠杆的支点是 点。请在图中标出动力F1,阻力F2,并画出它们的力臂L1、L2。如果木棒静止,,则等式:F1L1= 成立。  7、用一根细棉线把一段直铁丝吊起来,让铁丝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将棉线右边的铁丝对折一下,铁丝还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吗?实际做做,然后回答:  ①你看到的现象是: ;  ②猜想可能的原因是: ;  ③猜想的依据是: 。  8、用剪纸的剪刀剪一叠较厚的纸,是用剪刀的尖端容易剪断还是用剪刀的中部容易剪断,试试看,并和同学交流一下,讨论是什么原因?利用的物理知识是什么?  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你一定注意了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吧!这样做对你填写书中表格中的哪几项数据有利,为什么?  10、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我们使用的杠杆两端有两个螺母,它们的作用是 。如果不要这两个螺母,请你设计一种装置,使它具有与螺母相同的作用,画出设计草图,加上必要的文字叙述。  1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小红发现用2 个钩码可以平衡3个钩码。如图,小红想,杠杆平衡,肯定不能光看动力和阻力,可能还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有关。于是她反复做了几次实验,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动力X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X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老师看后,指出她的不足之处,可小红据理力争,“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怎么可能有问题呢?”老师为了让小红相信,拿来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测力计的挂钩挂在A点上,则…….小红明白了。  ①你能说说教老师是怎么做的吗?  ②小红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自己得出的“平衡条件”等式两边各改了一字,就变成了正确的结论,想一想她是怎么改的?  12、能否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一名同学的重?  需要的辅助器材:  应用的物理知识:  启发你这样创意的来源:  (四)作业  课堂上没完成的练习  附:课后总结  资料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