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十种产品生产过程概述 坯料—原料经粉碎和适当的加工后→能满足成型工艺要求的均匀混合物。按成型方法不同分为: (1)可塑料:含水约18%?25%; (2)干压料:3%?7%—干压料,8%?15%—半干压料; (3)注浆料:含水28%?35% 。 3种坯料的制备→原料细碎。细碎工艺有干法(轮碾式磨机or称雷蒙磨机)和湿法(球磨机)2种。各制品对坯料的细度要求也不同,一般均≤0.05?0.07mm。 3.坯料的制备 可塑成型是最常见的1种方法,典型的可塑坯料制备流程: 挑选 配料 喷雾干燥 石英、长石类硬质料 中破(轮碾机or雷蒙机) 粗碎(颚破) 软质粘土 硬质粘土 洗涤、挑选、预烧 过筛、除铁 挑选 粗碎(颚破) 中破(轮碾机) 湿球磨 过筛、除铁 陈腐 初练 真空练泥 浆池搅拌 混合 过滤 过筛、除铁 可塑成型 注浆坯料的制备:含水量尽量低,流动性、悬浮性与稳定性、均匀性等良好。应用最广的2种基本流程: B.球磨、压滤、泥段化浆工艺:真空练泥前同可塑坯料,特点是用制好的塑性坯料?化浆制得,泥浆稳定性较好: 原料精选?球磨?振动过筛?浆池?除铁?过筛?压滤?粗练?陈腐(~3d)?真空练泥?泥段入搅拌池化浆?过筛?除铁?泥浆池?备用注浆。陈腐?水份分布均匀,↗粘土颗粒裂解完全,气体?,?流动性和可注性,?坯体强度,含水量?及烧成缺陷? 。 A.球磨化浆工艺:细碎前的工序和可塑坯料大致相同。经球磨(研磨、混合、化浆)直接制备: 经粗碎、中碎的硬质和软质料?球磨?搅拌池?过滤除铁?浆桶?注浆成型; 第五章 十种产品生产过程概述 压制坯料的制备: 含水量低,对可塑性要求不高,但要求粉料有较好的结合性及流动性→须将坯料→造粒, 即: 在已磨细的粉料中添加粘合剂→适当的干压→流动性好的颗粒。常用的造粒方法有3种: 普通造粒法、加压造粒法和喷雾造粒法。 4.陶瓷的成型 第五章 十种产品生产过程概述 坯料→一定形状大小的坯体。又须满足烧成对生坯干燥强度入窑含水率、坯体致密度、器形规整度等要求。 可塑成型:旋压、滚压、塑压、注射及轧膜法等→大多数日用陶瓷、电瓷、美术瓷等。 注浆成型:应用广→许多日用、美术、卫生工业陶瓷。 压制成型:坯料 填充 模型 施加压力 一定强度的坯体。 5.生坯的干燥 依靠蒸发使坯体脱水的过程。∵含水分强度低,很易变形or破损。∴必须干燥→?坯体强度,?生坯的变形和破损,坯体的吸水率?(便于施釉)。此外,干燥好的坯体在烧成初期可较快地升温而不致开裂, ?燃料消耗,?烧成周期。 第五章 十种产品生产过程概述 干燥过程中:水分?→收缩→一定的收缩应力,若收缩过程不当→坯体变形和开裂。 干燥方法分为:自然、热风(对流、快速对流)、电热(工频电、高频电、微波)、红外线、复合干燥等。 6.施釉、装饰 釉:熔融在陶瓷制品表面上一层很薄的玻璃态物质,厚度只有0.1?0.3mm。外观:有色or无色,透明、半透明or不透明。釉层↗表面质量,?机电性能、热稳定性。艺术釉?艺术性、?附加值。 第五章 十种产品生产过程概述 品种可分为:生料釉、熔块釉和挥发釉。 施釉方法:喷、浇(淋)、浸、甩、滚、涂(刷)釉等; 装饰方法:雕塑、色釉装饰、艺术釉装饰、釉上彩饰、釉下彩饰等。 烧成过程→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预期的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预期性能。 窑炉种类:很多,结构各有特点,大体分为2大类: 连续式窑:隧道窑、辊道窑、推板窑等; 间隙式窑:倒焰窑、梭式窑、钟罩窑等。 生坯→高温焙烧→产品(烧结)。目的—去除坯体内溶剂、粘结剂、增塑剂等,?气孔,?颗粒间结合强度。 7.烧成 烧成质量←合理的烧成工艺制度,严格控制:V升温、T烧成、t保温、V冷却、气氛及浓度、T气氛转换及P窑内分布等。 第三章 材料的制备方法 可将烧成过程分成4~5个阶段: (1)低温阶段(?300℃):排除残余水分,不发生化学反应。固体颗粒紧密靠拢,将使坯体产生少量收缩。 (2)氧化分解阶段(300?950℃):烧成的关键。 a.氧化反应:碳素及有机物 →?gas;硫化铁~800℃完毕; b.分解反应:结构水的排除,T脱水:高岭石类 —400?600℃、蒙脱石类—550?750℃,伊利石类—550?650℃、叶蜡石—600?750℃、瓷石—600?700℃、滑石—800?900℃;碳酸盐类—~1000℃基本结束;晶型转变及液相的形成。 (3)高温阶段(950?最高T烧成):1050℃前,继续未完成的氧化分解反应;硫酸盐分解和高价铁还原与分解; 和莫来石晶体;新相的重结晶和坯体的瓷化。 (4)冷却阶段(T烧成?常温):发生的主要物理化学变化有: 液相析晶,液相过冷为玻璃相,残余石英发生晶型转变,坯体的强度、硬度及光泽继续增大等。 如长石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