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材料理化性能测试及适用性评价1030.ppt

压力管道材料理化性能测试及适用性评价1030.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道材料的理化检验,包括两个方面的检验: 一是物理方面的检验 二是化学方面的检验 物理检验大体上包括:硬度、金相、机械性能试验 化学检验可以分为:手工分析和仪器分析 (4)氢腐蚀:如仅发生氢腐蚀脱碳但未发现裂纹时,可评为3级,当出现氢腐蚀裂纹时评为4级。 (5)晶间腐蚀:材料发生晶间腐蚀,但未发现裂纹,可按最大晶间腐蚀深度计为局部减薄厚度的评定方法进行评级,如发现裂纹则评为4级; (6)应力腐蚀和疲劳损伤:管道存在应力腐蚀、疲劳损伤且经检验发现使用中产生的裂纹时,评为4级。 4、管道焊接接头的硬度值超标 在湿H2S环境下工作的碳钢及低合金钢管道 规程规定:进行焊接接头硬度测试。 检验手段:进行管道焊接接头硬度测试、金相检验。 判断管道应力腐蚀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测试所得的数据与材料标准进行对比,测试值要小于标准规定值的125%,且小于HB200,判断管道焊接接头是否存在发生应力腐蚀的可能性 。 适用性评价:管道焊接接头硬度值超过HB200但未发生应力腐蚀的,检验人员根据检验情况认为在下一检验周期内不会发生应力腐蚀的,可定为2级,否则定为3级。 管道材料适用性评价实例一:扬子烯烃厂服役10万小时的锅炉主蒸汽管线的检验 管道材料STPA23(日本材料,类似中国的12Cr1Mov) 材料理化性能试验项目:微观组织检查、高温短时拉伸和蠕变试验。 目的:分析管道材料损伤累积程度和力学性能退化情况 (1) 通过微观组织检查:研究了管道材料微观组织在长期服役之后损伤的累积程度,结果表明长期服役后管道材料的微观组织基本正常,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晶间和晶界上有弥散的碳化物析出,珠光体球化情况并不严重,介于轻度和中度之间管道外壁微观组织的劣化程度略比内壁组织严重些,但差别不大。 (2)高温短时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服役10万小时的STPA23钢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但仍具有较高的强度,尚有富裕的承载能力。 (3)通过高温蠕变试验,得到材料在服役温度下的的蠕变曲线。 对主蒸汽管线进行了热应力和蠕变分析,结果表明,该管线在升温阶段和长期服役过程中,应力集中均发生在支吊架、弯管和异径管处,管线变形主要是由于热膨胀和支吊架载荷引起,应定期对支吊架进行检查,并防止超温运行。设计寿命期间不会发生蠕变失效。 评价结果:该含缺陷管道不会发生断裂失效 管道材料适用性评价实例二: 液化石油气管道,材质为碳钢,Φ76×4mm 材料理化性能试验项目: 化学成份分析、硬度测试、机械性能试验 缺陷问题:机械性能试验时,冷弯试样全部断裂 原因分析: (1)对冷弯试验有裂纹和断裂的试样进行分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材料中的氢含量偏高造成氢脆断裂。 (2)从金相及低倍断口的检验结果来看,试样中的显微疏松和夹杂物等缺陷对氢致裂纹有促进作用,聚积分布的夹杂及较严重的疏松等显微缺陷在没有氢的影响下形成冷弯裂纹。在本次检验中有少部分管道材料疏松级别较高,需要进行控制。 (3)金相检验结果,材料中的夹杂级别不是很高,晶粒细小、组织正常。低倍试样上裂纹的规律性完全取决于材料本身的质量,若疏松和偏析夹杂分布于枝晶偏析区为主,在氢的作用下以枝晶偏析区断裂为主,若分布于枝晶主杆的夹杂多,而疏松等最后结晶引起的缺陷少,则以枝晶主杆区断裂为主。 评价结果: (1)该管道材料的牌号为10#钢管 (2)断裂的主要原因为大量的锰硅酸盐低熔点夹杂物在晶间析出 (3)该条材质不明的管道不满足使用要求。 管道材料适用性评价实例三:不锈钢管道断裂 高温去离子水管道,介质温度为136度,压力为0.6MPa。材料为0Cr18Ni9,材料使用状态:固溶处理。使用13个月后发生断裂,断裂部位在正常母材处。 材料理化性能试验项目: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 原因分析: (1)化学成分分析: 检验结果为:C:0.18%,Si:0.50%,Mn:0.85%,P:0.029%,S:0.014%,Cr:15.82%,Ni:9.37%。 与GB/T20878-2009《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中的0Cr18Ni9成分对比,C偏高、Cr偏低。 (2)非金属夹杂检验:根据GB/T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检验,结果为:A:1.5, B:0, C:0, D:0.5, D(TiN):3.0,其中个别D(TiN)呈密集带状分布。 (3)金相组织分析:金相组织正常,晶粒细小,沿晶分布着细小的夹杂物和未溶网状碳化物。 (4)介质组成能谱分析:高温去离子水中含有高浓度的O、S、Cl离子,属于严重的不锈钢应力腐蚀敏感介质环境组合。 综合分析结论: 不锈钢材料虽经固溶处理,但固溶温度偏低,保温时间太短,致使组织中沿晶析出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