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告知的形式:合同告知(在劳动合同中应写明职工所在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警示标识告知(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要求,在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醒目位置设备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进行危害告知);检测结果告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结果应在车间内公布);体检结果告知(职工每年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应如实通知职工本人)、培训告知。 告知有制度、告知后有证据证明已经进行(照片、书面告知证明等)。 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 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发放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GBZ/ T195-2007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11651—1989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第189号文) 作业场所检测的周期 《山东省职业卫生检测管理办法》 主要依据《卫生防疫工作规范 劳动卫生分册》制定。 第五条:凡有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单位,必须按下列规定测定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 (一)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国家标准,危害程度分级为Ⅰ级、Ⅱ级的毒物和矽尘、石棉尘铅、苯、三硝击甲苯的作业场所,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6—12个月测定一次,未达标的,3--6个月测定一次;其他粉尘和毒物的,每年至少测定一次。 (二)噪声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一次;局部振动、高频、微波作业场所,每年测定一次。 作业场所检测的周期 (三)高温作业场所气象条件测定,按当地每年6月15日至9月15日期间的最热月,在不同时间内测定3次。 (四)有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一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卫生监测档案 设点原则:应严格执行《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和相应有害因素的检测标准 (如工作场所粉尘检测标准、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等检测方法。)来确定。 平面布置图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点分布示意图要标明指北针。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 与职业健康监护相关的资料应按照职业卫生档案统一管理,包括: (1) 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 (2)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 (3) 职业病报告卡; (4) 用人单位对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证者处理和安置的记录; (5) 用人单位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的相关资料; (6) 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资料。 职业病健康检查周期 1.对接触噪声、高温作业场所的职工健康检查应每年查体一次。 2. 噪声达到80分贝以下的,对接触粉尘作业场所的职工健康检查应每二年查体一次。 个体防护 防护耳罩: 防止机械噪声、空气动力噪声、电磁噪声的危害。 防护手套 防止火与高温、低温,电磁与电离辐射,电、化学物质的伤害;防止撞击、切割、擦伤、微生物侵害以及感染。 安全带 预防作业人员从高处坠落 防尘防毒口罩 济南石化“7·29”一氧化碳急性中毒事故 事故经过 1999年7月28日16时左右,华芝公司甲酸生产装置因故障全系统停车进行检修,合成反应器甲醇喷管坏,需进器内进行维修。7月29日上午8时左右,打开合成反应器下部两个人孔进行通风,并从上部人孔加水进行冲洗。下午17时左右,应公司安全处要求打开最上部人孔进行通风。17时15分左右,安全处有关人员用可燃气体及氧气测定仪测定可燃气体不合格。此后,在17时15分~19时45分左右的一段时间内,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19时45分左右经测定,氧气:21%;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百分比为:12%~18%。安全人员认为合格,随后签发“进罐入塔证”,并注明要佩戴长管呼吸器。 济南石化“7·29”一氧化碳急性中毒事故 20时左右,化建公司2名架子工进入器内进行扎架子作业,华芝公司2名操作工及化建公司1名临时工在器外进行监护。由于不方便,2名架子工未戴呼吸器。大约13分钟后,塔内传出求救声,监护人员及现场6名检修人员情急之下未戴呼吸器进塔救人,先后中毒,有7人勉强爬出。最后华芝公司经理及合成工段工段长戴上呼吸器将塔内4人救出,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此时大约20时40分左右。化建公司1名架子工和1名临时工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人员脱离危险。 济南石化“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 .pdf VIP
- 2025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锦州市卷)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答案.pdf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 13次课第4章地基与基础第一节 土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ppt VIP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思想.doc VIP
- JFE++Super-OLAC、HOP、E-WEL.ppt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 14次课 4.2 地基中的应力与变形.ppt VIP
- 第5课 美丽河山我们的家 课件 人民版中华民族大家庭.ppt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 15次课 第4章 地基与基础 第3节 基础设计.ppt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10-1第3章3.6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和变形.ppt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10-23.7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计算.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