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中小小奋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墨香中小小奋斗

墨香中小小奋斗   聂耳的一曲《卖报歌》传唱至今,也勾勒出卖报人的本小利微和奔波艰辛。时至今日,卖报也是小本经营的一大选择。如果你不惜力,肯打拼,一样可以超越温饱、直奔小康。         草鞋游击队   王伯伯和报刊杂志打了30多年的交道了。小时候家里人口多,孩子们为了补贴家用要么帮菜市场择菜、要么织毛活儿。王伯伯排行老小,每天下学后去弄一摞报纸,在傍晚时分,站在巷口车马川流的地方叫卖,街坊四邻都是他的老主顾,外带给大人们干点跑腿什么的杂活。那个时候报纸种最常见的就是《晚报》,还有外埠一些小报,发行渠道也不甚规范。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斜挎背包,臂弯里卷着三五份报纸的卖报人穿梭在街头,他们多数是少年或老人,为的是挣口嚼裹。      TIPS1   目前,开办报亭的手续大致如下:   1.选址后去街道办事处审批,得到批准后再去邮政局申请办理;   2.到新闻出版局办理《新闻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3.到辖区工商所办理《工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4.办理税务登记证;   由于地域不同,具体操作可以咨询当地街道办事处,一般开办一个报刊亭以及相关流动资金的准备不超过2万元。      小米加步枪      改革开放之后,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赶上街道规划,王伯伯一家也迁出大杂院,搬进了楼房。儿子的出生让他更加有了奔头。为了让家里人生活得更好一点,王伯伯便又重操旧业,下班之后推着新买的永久牌自行车,后座夹着叠报纸,在十字路口站着,卖给停下等红绿灯的行人。那时对报刊经营没有什么限制,交通枢纽净是王伯伯这样的车载人扛、沿街叫卖的人们。还有更新锐的,拿上报纸在地铁站、火车站这种人流大的地方售卖。除了《晚报》、《参考消息》, 《读者》、《青年文摘》成了热门读物,甚至还陆续出了些以花边新闻、传奇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小报,迎合人们逐渐活跃的思维和更加多元的文化需要,但经历大浪淘沙,一些没有底蕴的报刊最终淡出了市场。      TIPS2   配货原则:   报刊分类方法很多,依照出刊期间的不同,可分为日报/刊、周报/刊、??周报/刊、更长时间的月刊、双月刊;依照出刊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日报、早报、晚报;依照收费与否,则可分为收费和免费两种;依照媒体形态不同,则可分为印刷报刊、网上版报章、电子报/杂志等。报刊种类的丰富,经营一个比较常规的报亭、怎么也需要400~500种报刊才能应对不同顾客的需求。经营者要根据每种报刊的发行周期、利润空间、淡旺季节不同、权衡进货品类和数量。      鸟枪换炮      经济发展带给人们带来很多新鲜的变化。转眼间,副食品商店变成了超级市场,百货商店变成了购物中心,旅馆变成了星级酒店。市场化的严酷,却把王伯伯带到了新的十字路口。由于所在的工厂效益不好,王伯伯退了下来,面临着重新选择。   做生不如做熟,加上街道给出一些扶持政策,王伯伯申报了一个报摊。为自己的这几平方米,王伯伯没少花心思,先是精挑细选抢占有利地形,把报摊落在了附近几个片区的居民都经常光顾的一个中型超市门口,向西50米处还挨着一个车站,人流不断,在地点上来讲也算是个临街旺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然那时电话初装费很贵,王伯伯还是安上了一部公用电话。在手机还是稀罕物的年代,打公共市话、长途的人不在少数,这给报摊增加了不少收益。打完电话的人,还会捎带买一份报纸。半年之后,王伯伯又试着代卖一些饮料、口香糖和香烟打火机。这些加在一起,也是笔很可观的收入。因为生意繁忙,王伯母也就由帮忙替班变成了全职助手,夫妻两个人一个人卖报、一个人取报,一心一意干起了这份营生。通常情况下,早晨6:30就到报亭清扫整理,赶着上班高峰卖一拨早间新闻读物,晚上则盯到9点多,要是夏天乘凉遛弯的人多就再晚些收摊。   王伯伯生意做得有声有色,竞争对手却也渐渐多了――街道缺乏整体的规划,往往在一条街上就看到四五个报摊。单凭大喇叭喊“晚报、电视报”等,难免竞争乏力。王伯伯就搬了把椅子,坐在报亭外边“喊”起了新闻,比如“政协会议今天召开”、“存款利息今天上调”、“北京国安9:1大胜上海申花”。“喊”新闻的收效很显著,过往的行人会主动走过来询问,促成购买。   这个时期,娱乐类和时尚类的杂志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注重市场的细分。涌现出不少集团杂志,如《读者》就分《读者》A/B版、《读者乡村版》、《读者欣赏》。《时尚》有《时尚?伊人》、《时尚?家居》、《好管家》、《华夏人文地理》等12种。利润空间比卖报高出不少,但是有些杂志卖不出是不能退的。王伯伯就试验性地进几本试试看,如果反映不错就固定下来这个品种。对于那种利润高的,还经常搭配着送份报纸卖。退不掉的过刊则单独放在一个箱子里降价处理。      TIPS3   经营方略:   报摊的经营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