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之初.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四运动之初

在戒慎恐懼中前進,之一: 科技爭議中的常民知識 楊倍昌 成大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 STM 中心 * 閱讀、閱讀 Sergio Sismondo: 《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 。林宗德譯,群學,2007年12月。 第10/11章,爭議、標準化與客觀性,頁170-203。 戶田山和久《「科學的思考」-學校部交的科學》。林宗德譯,游擊文化, 2017年10月。第8章,公民的科學素養具體來說,指的是什麼?頁170-203。 楊倍昌《變遷:生醫實驗室的知識拼圖》2018,成大出版社, 2018/03/30。第6章,知識辯證的微觀動態:實作科學家之間的辯論/副篇:答客問。頁129-179。 * 在溝通之前,之一 溝通,本身就帶著目的性,它並不只是科普! 利益與價值的終極判斷:基礎何在? 古早味、老祖宗的智慧 * 如果只會激動的說「政府你在哪裡?」,你跟發長輩文的人有甚麼不同? * /watch?v=H3UZdBgVDPA 「哪無離厝千里,眛了解什麼叫做『回家真好!』。眛經過大風大浪,不知道什麼叫做人生浮沉。啊哪這款ㄟ滋味,討海人早得已經習慣如常。不過,船哪駛出港,就不要回頭看。氣力準備好,認真拚生活。講到氣力,我們都依靠…」 如果只是廉價的同情,你跟廣告賣藥的人有甚麼不同? * * 關心的式樣? 我們擁有的是什麼知識呢?你幫上忙了嗎? 為什麼幫不上忙? 不合理的行為(Unreasonable Behavior): /watch?v=D9H0BRptMQw 我們全都受天真的信念之害,以為只需憑著正直,便能理直氣壯地站在任何地方。 但倘若你是站在垂死者面前,你需要更多理由。假若你幫不上忙,你便不該在那裡。 唐?麥庫林 溝通也需要有知識結構,而不是廉價的同情。 為什麼以知識之名,社會爭議會吵鬧不斷? Swedish artist Carl Fredrik Reutersw?rd Non-Violence (also known as The Knotted Gun) * 在溝通之前,之二 誰說的才算數?(科學是不是價值判斷的 “知識”基礎) 五四運動之初,為什麼?德先生?與?賽先生?要一起引進中國? * 理解科學的進展 這是唯一會承認自己的侷限與錯誤的知識體系! * 證據史觀 (Evidence-based historiography) 延續十七世紀,培根及笛卡爾的科學傳統 維也納學派 (Vienna Circle):邏輯實證論 (positive) 一 、拒絕形而上學,認為經驗是知識唯一可靠來源。 二 、只有通過運用邏輯分析的方法,才可最終解決傳統哲學問題。 卡爾 波普:否證論 (Falsification; negative) 一 、科學理論的表達一般為全稱判斷,而經驗的對象是個別的。所以,經驗如果用來證實理論,那麼它將是無法窮盡事證,而有缺陷的理論。 二 、如果堅持實證主義,那麼一旦出現與理論相悖的經驗,人們便會做出特殊的設定或限制以使得理論能滿足經驗。但實際上這樣的設定往往是極不科學的。 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 Karl Popper, 1902-1994) 傳統科學哲學的知識結構 * 社會史觀 (Social historiography) 弗來克 :思維集體(Denkkollectiv)/思維式樣(Denkstil),正確的科學與錯誤的科學發展的方式相同。 孔恩:典範 (Paradigm) 一九六二年,《科學革命的結構》,以結構史觀批評主流的線性發展方式。 STS的先驅。 (具有科學相對主義的傾向) Ludwik Fleck, 1896-1961 Thomas Kuhn, 1922-1996 社會學(or STS)的知識結構 * 典範 (Paradigm) 觀看水滴,對不認得雲室的人而言,是一個原始的經驗。 已經學過這些儀器、並有大量利用這些儀器操作範例的經驗的人,他的地位便非常不同,他處理得自這些儀器的刺激的方式,也相應的不同。…他的感覺也許與一個外行人沒有兩樣,但是在觀看一個雲室時,他看見的不是水滴,而是電子軌跡、粒子等等。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後記1969,程樹德等中譯,遠流,2002,頁257。 * 科學相對論、科學社會建構論,是另一個在古典物理與數學之外的論述路徑: 如果它成立,那麼你看見哪一個世界? 何為真實? 誰的真實? * 解決?知識的不可共量性?作為科技溝通的基礎 孔恩的回答:後記-1969。 使用日常共有的語彙。 學會將別人的理論與結果譯成自己的語言,同時也能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