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独龙江女马锅头
独龙江女马锅头 在许多壮阔的文字中,马帮成为一个历史进程中鲜亮而有趣的象征符号。这容易让人们忽略一个现实?马帮的马一马帮的人,他们都是具体的生命存在,他们需要生存,需要生活,需要财富,需要让自己能过得更幸福。 一个女赶马人,中国最后的国营马帮女马锅头嘎达娜,用她自己的眼睛来看自己的生活,也正在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来维护自己的生活。她和她的马正鲜活地书写着只属于自己的历史。 2005年5月1日,一支由120匹骡马、43个赶马人组成的云南大马帮从普洱县城出发,重走古道,经过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六个省市和78个县市区,跨过长江、黄河,翻越乌蒙山、秦岭和太行山 到达北京,全程4125公里。这个距离是两天的火车行程,是三个小时的飞行。但人和驮着茶叶的马匹一步步丈量,却一共经历了168天的风尘。事后有人用诗歌描述:“两百日程茶与马,八千里路云和月。” “我是先头部队,我们是3月份就出发的,结果却直到10月才到达北京。”嘎达娜谈起这次马帮进京用的是很平常的口气。和大多数赶马人一样,一辈子都窝在大山里的他们,普通话带着明显的地方口音,经常需要记者猜想。而记者尽管标准的普通话在他们来说也需要费劲理解。幸好,她作为赶马人出身的经历,让她面对谁都是笑声爽朗,都是心无隔阂。 去北京一趟她并不后悔,牵挂的马现在离北京200多公里的地方,它们已经不用再奔波。 城市生活的坚硬壁垒 在她以为已经经过最危险的路段以后,真正的危险拉开序幕。隧道、高速公路、大城市的宽阔马路……城市的现代化生活展开在这些以前几乎都没有出过大山的人和马面前。 从云南到北京这么一个漫长的过程,当时的嘎达娜并没有多少思想准备,她起初参加活动的动机,就是从来没有见过北京天安门,能看看也好。贡山之外的道路并不熟悉,嘎达娜带领的贡山马队出发不久,就遇到泥石流的阻隔,还遇到了罕见雪灾造成的雪崩塌方,12匹骡马只好一匹匹从溜索上溜过波涛汹涌的怒江大峡谷。 第一次见到呼啸而过的火车,所有的马都惊了,它们四下逃窜。有一匹马直奔出了两里多地才被追回来。马也从来没有钻过公路隧道,进去后,黑暗和巨大的混响惊吓着山里的马,同样考验着赶马人的耐心和能力。 一路上,马帮穿越了许多城市,他们必须趁着夜深人静赶路。这又打乱了马帮的生物钟。以前赶马,赶马人清楚哪里有水有草,每天的行程都是有计划的,也是自由的,但这次,在陌生的现代世界中,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要停,不知道前面的道路是什么状况,通向哪里。 到达陕西的时候,一个赶马人和他的骡马习惯了大步流星,躲避不及迎面的大卡车,死去了。嘎达娜泣不成声,她说:“一个马帮的人,大家一起出来的,怎么就到不了北京呢?”“古道”在现代社会里已经不存在,走古道的马帮如何适应现生活轰隆着的车轮? “我们坐飞机那么快就到北京,可是用马,走了五六个月。”嘎达娜用最简单的数字来总结她的判断:现代社会不需要马帮了。 那么像这样一次被人们形容为“壮美的行为艺术”的马帮进京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嘎达娜后悔吗?“不后悔。”她的回答很干脆,“既然都走了,有什么好后悔的。” 如今还让她牵挂的是,两匹跟她一起走到北京的骡马。这是她最心爱的马:“虾脚”和“花角”,它们曾经陪伴过她走过马帮岁月中最艰苦的一段,甚至在危难的时候救过她。 “实在是不可能把它们再带回来。我后来去北京的时候,他们让我去看了,它们在离北京200公里的地方。它们现在很好。”当然,再去北京,嘎达娜是坐飞机去的。 如果说2005年的马帮进京对嘎达娜来说有什么重大收获,那么有一点很重要,她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大半辈子马帮生涯以后只能出现在梦里,现实真的不再需要了。 马帮,本来就是历史和自然的独特产物、嘎达娜干的是男人的活儿。把所有赶马人从他们熟悉的生涯中剥离出来,是一个比任何艰苦路程更为艰难的过程。 行走在生命的边缘 嘎达娜所说的国营马帮,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走茶马古道的马帮。它本身是一个现代历史产物。更确切的说法是,它实际上是一支专门起到物资救助作用的队伍。 “以前我们这里有国营马帮,也有农村马帮,后来公路开了,马帮就不再有什么活儿了。”嘎达娜平静向记者诉说马帮的历史。她平静的语气,让人―下子还来不及去理解这些朴素的话背后的深刻历史内涵。其实,嘎达娜所说的国营马帮,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走茶马古道的马帮,它本身是一个现代历史产物更确切的说法是,它实际上是一支专门起到物资救助作用的队伍。 在嘎达娜的家乡,一个仅有四千多人口的少数民族――独龙族生活在大山深处,道路不通,物资贫乏。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国家为了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多时靠五百多匹骡马,性质为国营的“国家马帮”,每年运送6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